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崇祯大帝国>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卸磨杀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卸磨杀驴(2 / 2)

徐光启死后,李天经接任了他在科学方面的工作,继续完成《崇祯历书》余下部分的编写。

按照徐光启“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的原则,在大明朝廷的支持下,继续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对其他西方科技著作的翻译。

比如《坤舆格致》是在李天经主持下,由汤若望和大明官员黄宏宪合作翻译,一共有四卷。

原著是德国学者阿格里科拉的《矿冶全书》。

《矿冶全书》共十二卷,是欧洲矿冶技术的一部经典著作。

书中介绍了各种金属的分离、制取和提纯方法,也详细介绍了各种无机酸的制法,包含有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本尊批示户部将《坤舆格致》分发各地,“着地方官员相酌地形,便宜采取。”

只可惜,随着大明的灭亡,本尊的批示没有办法落实,连这本大明政府组织中西学者合力翻译的书籍,在建奴治下也彻底散失。

不过也是,在愚昧的建奴统治下,这是这种类型书籍的必然命运,《天工开物》都会在中国失传,更不必说别的了。

这些人目前还有点用处啊!

如此这样一刀两断一了百了,似乎有点得不偿失啊!

大不了事后卸磨杀驴就是了,嗯,应该可以。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在龙华民眼巴巴的注视下,沉声说道:“龙神父,若是你能答应三点条件,朕或许可以答应你们留在大明。”

“陛下请说?”

峰回路转,龙华民抑制着内心的喜悦,跪在地上高声说道。

要不是崇祯皇帝离他有点远,他都想按照教皇最高礼仪,亲吻崇祯皇帝的鞋面。

不过,已经久居大明多年的他也知道,大明不流行这一套。

“一,三年内停止传教工作,全力翻译西方文献书籍。

二,招聘两百葡萄牙炮兵,帮助大明训练出合格的炮兵营。

三,派出传教士,带领大明官员前往欧洲采购书籍。”

经过认真思考,崇祯皇帝说出他的三个条件。

“感谢陛下仁慈,愿意效劳。”

在沉默片刻后,龙华民不得不答应。

要想留下,他们没得选择。

因为,他手里的牌有限,根本无法和崇祯皇帝谈条件。

不过,他也有他的小九九。

三年不传教,其实可做的事情也很多。

因为,教皇给他们的任务并不只有传教一事。

例如,在西安传教的金尼阁,他在西安城内建立了一座小教堂,除了开展宗教活动外,他研究了从西安通向中亚、中东和欧洲的交通道路问题。

为此,他不断向过往商人、到北京向大明朝廷进贡的附件小国使团,打听和记录他们行走的路线。

以及经过的国名、地名、驿站名以及来往商品的名称、贸易状况等等。

为此,他根据这些写下详细的研究报名,寄往欧洲。

再譬如,收集大明各种各样的书籍。

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从上海回到欧洲,徐光启家族许太夫人捐献给教宗的最重要的礼物,就是四百种汉语图籍,藏于梵蒂冈教廷图书馆。

法王路易十四之所以决定派“国王传教团”去大明,原因之一是他羡慕葡萄牙国王在大明弄到了线装书。

可以说,欧洲的文艺复兴的道路上,有大明一份功劳。

其实,他们的这种做法,和后世的日本入侵前简直一模一样。

那就是从文化、地形地理方面着手,再扩大到经济、军事。

只是,他们目前没有这样的实力而已。

应该说,龙华民神父想得很美好,可实际上,谁知道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