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言情小说>极品地主> 【1297章】 企业文化(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97章】 企业文化(求订阅!)(1 / 2)

随着暑假的到来,大量的学生游客涌入了‘镜湖景区’,这也使得景区内的青春气息浓郁了许多,这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游客到来,塑造‘镜湖景区’的良好口碑,景区内绝大部分的店铺、客栈、餐厅等等,都会预留一定的岗位提供给希望能够在景区长期逗留的学生游客。

当然了,也因为暑假期间是‘镜湖景区’的旺季,不断增加的游客还是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压力,有这些兼职学生,倒是让景区内的服务企业运转更加流畅。

甚至,‘镜湖景区’管委会还提供了一个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培育学生度假市场,这一点和其他景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经济相对紧张的学生们来说,‘镜湖景区’对学生的票价减免以及提供临时工作的做法,无疑是可以让他们能够在景区内逗留更久的时间,连带着学生们对‘镜湖集团’的好感与日俱增。

在‘镜湖景区’的高层看来,学生市场关系着‘镜湖景区’的未来,即便他们现在的消费能力并不怎么强,但是他们却是未来的消费主力。

或许再过五年十年,出现在‘镜湖景区’度假旅游的主力就是如今的大学生们,他们那时候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家庭的顶梁柱,他们对‘镜湖集团’的感官将会直接影响到景区的未来发展。

其实,‘镜湖景区’现在所做的市场培育就和许多国际品牌喜欢招收大学生做兼职的道理是一样的。

目光远大的企业总是能够把目标定在更远的未来,这样才能够为企业带来足够的成长。

这些年,‘镜湖景区’致力于培育学生旅游市场,每年的寒暑假都会有超过20万名大学生来到‘镜湖景区’住上一段时间,不少学生甚至每年都来。

甚至‘镜湖集团’每年的寒暑假都还会组织数百上千名被‘镜湖集团’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来到‘银杏新区’,一边让他们欣赏景区的秀丽风光,另外还可以让他们加入‘镜湖集团’的各个部门,体验集团的工作状态。

不少学生来到‘镜湖景区’之后,也是爱屋及乌地爱上了‘银杏新区’,因此这几年‘银杏新区’从外地招聘的高素质人才数量越来越多。仅从这一点来看,‘镜湖景区’的专项基金可谓是物有所值,这也使得学生市场的培育进入了良性循环。

在萧风看来,并没有什么付出是毫无收获的,只需要找准目标,看似吃亏的举动,其实能够收获更好的未来。

虽然‘银杏新区’的有机食品、旅游产业两项支柱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但是无论‘镜湖集团’的高层还是‘银杏新区’的官员,也都很有危机意识,已经开始为‘银杏新区’的未来出谋划策了。

在‘银杏新区’未来10年的规划中,除了现有产业之外,物流、软件等产业也被管委会高层列入了发展的考量。‘银杏新区’就是要充分利用‘银杏新区’的区位优势,发展成为中南半岛的交通、经济、科技枢纽,这个宏伟的目标就需要从每一个细节抓起。

最近,‘银杏新区’已经和海州大学、海州理工大学以及UCLA进行了接触,打算在‘银杏新区’兴办一所大学综合性大学,依靠这三所顶级大学的人力资源和‘镜湖集团’的雄厚财力把学校建设起来,最终变成‘银杏新区’的一张名片。

对于这个举措,萧风自然是鼎力支持,毕竟‘银杏新区’的未来不可能只依靠‘镜湖集团’,任何企业都会遇到发展瓶颈,‘银杏新区’要想保持如今的发展态势,多元化总是很有必要的。

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帝国政府对于‘银杏新区’的支持力度还是很够,从管委会到工委会,都是许多务实能干的官员,他们往往能够根据‘银杏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发展规划,这才是‘银杏新区’蒸蒸日上的重要原因。

也正是因为如此,萧风以及‘箫氏家族’的高层极少对新区的发展规划指手画脚,而是全力配合,毕竟这里是‘箫氏家族’的根基所在。

…………

学生旅游大军的陆续抵达,让‘银杏新区’空气中的青春气息都浓郁了许多,一个个青春活力洋溢的年轻人,成为了大街小巷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镜湖集团’团支部、‘银杏新区’团委等单位,也是召集这些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包括文艺联谊、公益活动以及‘三下乡’等等,倒是让学生们在旅游之余也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

不少正在‘银杏新区’跟踪采访纽卡斯尔联队的媒体对于‘银杏新区’的各种状况也是进行了积极的报道,倒是让‘银杏新区’一直在媒体上保持了足够的曝光率。

受到萧风的邀请,海州理工、海州大学等高校也是派出了规模庞大的‘三下乡’队伍抵达了‘银杏新区’,他们将会在这里展开为期一个月的‘三下乡’活动。

如今,‘银杏新区’已经和超过20所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暑假都会有超过200名教授学者以及上千名优秀学生在暑假期间来到‘银杏新区’,为新区的居民提供各种服务。

别看‘银杏新区’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极快,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虽然他们的收入提上来了,但是却依旧和现代文明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比如,那些居住在深山老寨的山民们,虽然他们依靠着‘镜湖集团’以及其他企业,出售各种山货实现了发家致富的理想,但是他们的生活品质说实在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变。

比如,许多山民依旧习惯于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山里,平时遇到个头疼脑热的问题,也都是自己在山里面随便抓一点草药治疗,至于上医院,往往会忍到是在拖不下去的时候。

除了医疗卫生之外,许多山民的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往往呆在家里到了年龄才送到附近的小学开始念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