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汉鼎余烟> 第八百五十四章 会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五十四章 会合(1 / 2)

身在沙场,最坏的决断就是没有决断。一个优秀的统帅在关键时刻绝不能瞻前顾后,只有敢下赌注,才有赢的可能。

雷远从不缺乏决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统领江东的吴侯孙权,也同样不缺乏决断。

所以此刻从江津港登岸,并迅速进入江陵旧城北部的,并非雷远以为的轻装之兵,而是一支配备十分齐全,并携有攻城器械的重兵、精兵。

这支兵,便是吴侯孙权亲领的五校精兵;领兵之将,正是孙权本人,担任副手的则是偏将军董袭。

孙权亲自带领他们登岸北来,就是为了攻城,而且要在夜色尚未浓黑之际,一举破城。

江陵城中的巷战进行到这种地步,无论攻方和守方都已经倾尽全力。按照孙权得到的探报,凌统在合肥之战后重建的私兵部曲,已经折损过半。吕蒙所部也是叫苦连天。

相比于凌统,吕蒙的部曲规模要大一些,所以伤亡看似还能接受。但实际上,特别敢战的几个营头都已经快要散架了,营司马乃至校尉一级,也出现了大量折损。

城中守军的伤亡虽然没法准确估计,但光是探子亲眼看到的,可以说每一处阵地都被守军的鲜血浸润,每一处要隘都堆积了守军的无数尸体。

在这样的局面下,守军必然会渐渐抽空各处的兵力填入到巷战,也就不可能在江陵城的各处城门、城墙维持足量兵力。吕蒙、凌统在城里杀得愈是惨烈,江陵城的城防就愈是薄弱,最终变成一只脆壳的鸡蛋,只需轻轻一击,就能敲碎。

这个敲碎鸡蛋的人,自然应该是孙权。

孙权既然已经领兵到了江陵,就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相比于曹操和刘备,孙权的威望明显不足。所以他从执政的第一天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敌人未必只在外界,更可能在内部,就在自己的脚底。

要维持这局面,靠的是精细的平衡之术;要打破这局面,只有靠自家的声威。

前者,孙权已经有了。这么多年来,无论做什么决定,他都习惯性地在内心深处另作一遍考虑:若事成,得益者是谁?若事不成,受影响的又是谁?整个过程怎样才能控制在自己手里?怎样不使某些势力参予其中?又怎样迫使另一些势力参予?种种问题,无不需要反复核算,才能够保持江东政权的平衡。

而后者,始终是孙权最缺乏的东西。哪怕他竭尽一切可能彰显自身的勇武,甚至不惜亲身射虎,可从来没有人把孙权当作父兄一样的杰出统帅,没有人相信孙权真的能挥军横扫宇内,开国建基。

愈是没有的东西,孙权愈是要竭力去争取。而在乱世中,威望这种东西,只能从战场上来。

按照孙权最初的安排,吕蒙、凌统、贺齐三人在有潘濬为内应的情况下,当能顺利攻破江陵。而孙权带领大军抵达的时候,便可以据坚城而仗大众,对抗形同丧家之犬的关羽。

如果能击败关羽,则江东在合肥之战后受挫的声势足以挽回,孙权本人的威望必将大涨。

只是,现在的战场局势被雷远翻天搅地,已经和初时计划大不相同。

先是雷远到了江陵城附近,厮杀一日,己军焦头烂额。迫得孙权从今日下午开始,就不断更改计划,反复催促水军加紧行船。不久前水军又火急禀报说,有轻骑逼近子胥渎,疑是关羽所部。

如此情况,换到半日之前孙权听说,只会觉得荒唐。从宜都到南郡,有谢旌等诸多守军分布,难道都是死的?从宜城到江陵,更有潘璋、徐盛这样的大将阻截,难道他们也是死的?

可这样的怪事偏偏就发生了。

既如此,孙权便不得不亲自出马,先破江陵。

江陵城的局势发展到此刻,攻守双方都已精疲力竭。己方上万生力军一旦投入,必定可以踏平摇摇欲坠的城池。对养精蓄锐许久的江东五校精兵来说,这一点也不难。董袭和诸多将校都确认过了,有十足的把握。

所以孙权相信,优势依然在己方。

当然,超出预料的局势变化,也难免使他焦躁。

所以他临时调动了舟船靠泊的次序,亲领五校精兵最先登岸,打算立即展开对江陵的进攻。片刻前,他又连续遣人往荆城和当阳去,勒令潘璋、徐盛全力阻截,绝不允许关羽所部顺利南下。

这时候中军扈从们正在挑选合适的位置设立本营,而五校中的长水、射声两营,已经开始迫近江陵城的北门。虎贲营则首先攻向城池西北处一个独立的小型堡垒,预先剪除城防羽翼。

孙权直起身子,眺望南方。

江陵旧城的断壁残垣之间,己方行军队伍如长蛇般逼近,风卷过,火把明灭不定,各色军旗翻飞。新城的城墙上,守军的身影几乎与昏暗天色混成一体,要仔细辨认才能看见一个个蚂蚁般大小、奔走来去的人。

数千人的兵力在城下展开,并分配云梯等攻城器械,还需要一点时间。但孙权一点也不想等。

“告诉董袭,让他尽快!城上守军稀少,不要按部就班列阵,立即攻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