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第1509章 重回仰光(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09章 重回仰光(二)(2 / 2)

“李委员,梁经理来了。”

梁经理就是梁友国的三哥,叫梁友福。

在缅甸华人中,梁家的影响力并不小。

两人的父亲梁刚,早年靠跟英国人办银厂发家,后来支持国内革命,在民国初期还一度负责过果党在缅甸的党务。

虽说到了最近十几年,影响力有所下降,但也当过缅甸华侨协会会长。

梁家的基本盘就在腊戍,毕竟之前在腊戍南渡开的银厂。

只是后来日本人来了,这银厂也开不下去了,再后来就被日本人抢了。

如今南渡的银厂等都被志愿队接管,考虑到梁家的影响力以及梁友国也在志愿队担任高层,就从其它地方弥补了梁家。

即便如此,梁家地位也不如从前。

借着南华联合会和志愿队的快速发展,一些华人家族也快速崛起,削弱了以梁家为代表的传统缅甸华人代表的影响力。

要知道在抗战爆发后,缅甸各种华人团体多的是,相互都不服。

但随着日军入侵,缅甸华人内迁,尤其是大部分有影响力的迁回国内,也让那些多如牛毛的华人团体瞬间解散。

而南华联合会和志愿队崛起后,瞬间整合了缅甸华人的力量,形成了军政商为一体的新势力。

“梁经理,你怎么来了?这是有什么事?”看着眼前三十多岁的梁友福,李安民有些好奇。

“李委员,你们不是在找分会的驻地,我知道有个好地方比较适合。”

“什么地方?”

“就是以前的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我记得不是被毁了吗?”

“是被毁了,但主体结构还在,重新修一下,还是可以用的。

而且这里地方大,如今也荒废着,不如拿来作为南华联合会仰光办事处。”

“这事合适吗?毕竟也是广东同胞建的会馆。”李安民有些担心。

缅甸的华人,早期其实以福建人和广东人为主,只是最近几十年云南人才多了起来。

毕竟云南隔得近,人也多。

到了民国时期,又多了一些四川等西南其它地区的人过来谋生。

但主体还是以云南为主,即便是现在移民那么多,也是如此。

“李委员,这不影响,广东会馆早就废弃了,管理会馆的人死的死、走的走,如今都没主事人。

何况如今这片区域是属于我们的,就算是以后广东的那些同胞说起此事,完全可以找块地让他们重新修便是。”梁友福不以为意道。

李安民却是没有立即这么做。

他则是找了一些老人了解情况,以前的他也没关注广东会馆的事,所以也不清楚,只能去找知道的人去询问。

结果后面多方打听,才知道的确跟梁友福说的差不多,没多大的隐患。

之所以他和梁友福都觉得没什么,主要还是跟海外华人的情况有关系。

虽说都是华人,却以地域划分,相互之间其实经常发生矛盾。

别看缅甸分会也有一些闽粤籍华人,但这是修建分会在仰光的办事处,并不是私人用,所以也能说得过去。

只不过破损是有些严重,主建筑需要改建才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