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 第八十一章 宣传深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一章 宣传深入(1 / 2)

深入几天以后,崇祯密信通知沈飞,之前让高文彩派出去的锦衣卫特别调查组按《贰臣传》名单调查在京城的十一个官员的劣迹已经有了结果,查到了详细罪证,最后一步准备工作完成,他打算正式摊牌了。

九月初,崇祯在皇极殿外的广场上召集京官举行大朝会,要求八品以上的京官全都到场。内阁三公九卿、六部官员、御史和各科给事中言官、翰林、詹事府顾问官员,大大小小四百多人站在广场上,在这之前,四周早就已经布置满了锦衣卫枢锐营军士,沈飞也穿上了锦衣卫制服去在现场就当看热闹。入秋凉爽天气让不少官员瑟瑟发抖。

这一个多月来,崇祯经常让锦衣卫带一些低级官员甚至平民进宫商议事情,都是在锦衣卫安排下消息封锁得很严,他们打探不出消息来,现在这么大规模的朝会,不知道有什么目的,不过谁都看得出来事情不会小。

一套礼仪流程下来,崇祯让司礼临太监李凤翔宣读圣旨,提出大明进入占时状态,实施战时制度,一共十八条。宣读完了以后,沈飞总结意思也就是几点:

一是独裁。内阁和六部官员不必再经过廷推,由崇祯直接任免,取消内阁和给事中对圣旨的封驳否决权,崇祯旨意可以直接下发全国各地执行。二是重视宣传工作,宣化司提升为宣化部,还是主管舆论宣传,各地方成立宣化分司。

三是组织全国人口普查,查清全国人口数量、职业构成和文化水平,各地方查清人口以后,按比例抽取壮丁,组建地方常备军队进行训练,科举童生和生员作为训练骨干,训练效果计入科举成绩。

四是重视武备。这个措施最多,有变革科举,科举内容侧重军事能力,包括个人武艺、军事理论知识、练兵能力,分部分科加入乡试和会试内容,具体方案由新内阁和礼部、国子监共同制订。改革兵制,废除卫所制,卫所籍等同民籍。实行兵役制和定期退役制。

成立北京到地方的各级军校培训官官。武将经过一定程度的文化测试,可以任职地方官和进入六部及内阁。对现任各县、府、布政使司地方长官进行军事能力,尤其是带兵和守城能力测试,淘汰更换不合格者。向各边镇军各级单位派遣宣化使,鼓舞士气整肃军纪。

五是实行统制经济。措施为一扩大税收,酒课提举司扩充为课税提举司,从户部独立出来。全面征收盐税、酒税、茶税、契税、坐商资产税和营业税、市舶税、僭越税、狭邪税。二是对于全国的战略物资的生产和使用进行清查统计,统筹管理,必要时朝廷可以直接征调分配,包括粮食,驴马骡牛船等交通工具和冶铁、兵器。

六是限制全国奢侈消费,以示战时同甘共苦。对举报发现的违规奢侈消费行为,可以没收当事人全部财产,全家发配充军。把三分之一财产奖励给举报者,剩余财产充公。各地驻军发现地方官民对抗朝廷财税和限制奢侈消费,可以没收违规官绅富户财产充当军饷。但是不能侵害贫民,如果捏造构陷,军纪败坏,则必须严惩。

最后一条是如果消灭建虏,而且全国不存在需要动用五万以上兵力、持续两个月以上的战争,可以宣告战时状态结束。不过沈飞看来这一条可以操作的空间很大,引发战事的办法可有不少。

这《战时十八条》一提出来,就像扔下了几颗大炸弹,有大声抗议的,有推开挡在前面的人,想冲上来和崇祯理论的,有瘫坐在地上哭天抢地的,大部分人还是站在那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也有些人和沈飞一样,一句话也不说就冷眼旁观的,整个场面就像一锅水沸腾了一样。

群臣这种反应是在预料中的,崇祯朝阎应元示意,阎应元令旗一挥,围在广场四周的枢锐营校尉一齐大声喊了一声“肃静”,对在场的这些文官,这一声喊像炸雷一样,不下狮子吼的威力,各种骚动和杂乱的声音一下子停止。瘫坐在地上的还是没有起来,已经乱了的班次还是乱着,就是寂静了下来。

崇祯直接说不是和百官商量,只是通知他们一声,他们同不同意都要执行。有不同意这十八条,不愿意为官的现在可以辞职走了。不过事先警告他们,如果现在辞职,他们过去为官和将来回乡的行为会进行重点监控,如果查出问题,抄家流放都是轻的。沈飞明白这意思是不同意辞官回乡可以,不过如果回去之后利用过去的人脉阻挠战时政策执行,他就要下狠手。

崇祯在信里和沈飞交过底,如果辞官的人太多,就从北直隶的举人、生员乃至吏员、童生和武举、锦衣卫将官中紧急选一人出来补缺应急。后金占领辽东后在人口屠杀大半的情况下都能挑出当官的人来,何况是这么大个明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