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章 一人十五(2 / 2)

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

江念冬只提了一个要求,都必须认真学,可以学不会,但不能不认真学。

设立了奖学金,学会的重金奖励,三十块。

请个师傅三十,奖金三十,六十块没了。

这事也就江念冬干的出来。

豆包又一次迫切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太小了,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

猜猜,这个条件对谁的诱惑最大?

大哥沈义。

本来沈义兴趣不大,可是有钱啊。

商店的皮球、儿童车在朝他招手,这钱一定得拿到。

沈义手里有钱以后,带着孩子们去逛了几次商场了,每次都不少花钱,他的腰包越来越瘪。

……

最后的结果有理所当然,有意外惊喜。

刘大婶教的很认真,也没有经验,就按婆婆教她的方法。

直接动手做。

十天的时间,沈正和大江能蹬缝纫机把裁剪好的裤子缝好。

沈义和杨建国可以完美的裁剪和缝制。

四人一人给自己做了一条新裤子。

杨建国拿着十五块钱和一条新裤子高兴得回家了。

做衣服还挺有意思的。

回家就换上新裤子,给爸妈显摆了。

杨父、杨母真是小瞧儿子了。

“这裤子是你自己做的?”

“对啊,我自己做的,怎么样不错吧?”

杨父见过那小青年穿着夸张的大喇叭的裤子,儿子这个不……

“爸,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他们穿的那个我也瞧不上,不好看。但我这条可不一样……”

甭管爸妈能不能挺懂,把从嫂子那学的新词显摆一番。

各种词往外冒,小喇叭怎样,大喇叭怎样。

儿子显摆完自己回屋臭美了。

杨母偷偷说儿子坏话,“这儿子长大了,还没结婚呢,心都不知道飞哪儿去了。”

“大男人你不让他出去,天天窝在家里。”

杨父见不得儿子在家啥也不干,出去更好,眼不见心不烦。

两口子说着说着就说到儿子的婚事上,真愁人。

跟儿子一般大的,人家都抱孙子了,他家的还没结婚呢。

·

沈义和杨建国配合三天做了两条男装裤子,刘大婶做了两条,加上之前江念冬那条共五条。

沈正和大江拿着去了电影院附近,想法销出去。

打听来的消息是这种流行的裤子是电影上的演员穿的。

离电影院门不远的地方,裤子拿出来搭在自行车上。

不敢大声吆喝,有人经过就小声说一句。

“喇叭裤!喇叭裤!”

或者是“电影主人公穿的喇叭裤!”

周末下午一点多,人来人往看电影的人很多。

这个地方也是特意选的,选了一个电影院扎堆的地方,附近有三个电影院,长虹、明星和东工。

有人停下来看,也有人问价,还没人买。

有一个穿着大喇叭裤,厚厚的头发中分,前面头发长度到眉毛。

沈正一眼就认出这是潜在客户,套近乎,“兄弟,咱俩眼光一样。您看看我这裤子。”

“您摸摸这料子,厚实有型。再看看这裤型,穿上特带劲,显腿长。”

这哥们拿着裤子往腿上比划,黑色的。

“我们这裤长,要是不合适可以自己调。”

沈正拿着一条裤子给看裤边,“还有腰这边,有暗扣。”

哥们看着很是意动,“怎么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