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狗子】> 第29章 感同身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感同身受(2 / 2)

“哎呦,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咱家贡献最大的,还是她!我只是个打杂的,她才是老板哦!”狗子赶紧解释道。

“老板娘,我可没说假话。你看谁家女人怀孕了,能像你这么享清福,不照样是洗衣、做饭、带娃,样样不落下。你俩人都好,所以才能相互体谅。”客人给狗子和花儿竖了个大拇指,表示认为他俩是夫妻中的典范。

“谁说不是呢?我也觉得我是上辈子干了什么好事,这辈子才能遇到他。”花儿深情地看了狗子一眼,“也怪我自己身体不争气,不过现在好多了,你看我这不是出来了吗?确实也多亏了他的照顾。”花儿傻呵呵地笑着,心里感到很知足。

客人走了以后,花儿心里的高兴劲儿还没过去。她一会儿修剪修剪枝叶,一会儿织织毛衣,一会儿给豆豆梳梳辫子,一会儿又给阿丢和它的崽子们挠挠肚子,总而言之,过得特别充实,比待在家里开心多了。

太阳出来以后,狗子就把椅子搬到门口,花儿就和豆豆、阿丢他们一起坐着晒晒太阳,打打盹儿。这日子,过得可太舒心了。

狗子虽然身体比以前更累了,但看着他们,他心里更有干劲了,头脑也更清醒了。这一家子人,让他觉得肩上是有责任的,他不觉得累,只觉得温暖,只觉得幸福,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甜蜜的负担吧。狗子想,等花儿肚子里的苗苗出生了,这一家子可就更热闹了。有时候,他想着想着,自己就笑了,自己都觉得有点儿傻,可是真的是想想都高兴。

这天,狗子一家正在店里吃午饭,门口突然来了个人,狗子抬头一看,好像是栓子。

栓子站在那儿,神情呆滞,半天都不动。狗子心里顿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栓子,你咋来了?吃饭了吗?来,快进来。”狗子走上前,把栓子带进了屋。

栓子跟在狗子身后,慢吞吞的,完全打不起精神来。“狗子哥,我不吃饭,我来,就是告诉你一件事儿。”

“咋了?”狗子心里想着,可千万别是栓子妈有啥事儿。

“狗子哥,我妈……我妈她……”栓子说到这儿,脸上的表情已经失去了控制,他猛地蹲在地上,抱着胳膊,嚎啕大哭起来。

花儿见到栓子这样,也站起了身,但又觉得,说什么都不合适。

狗子轻轻拍着栓子的肩膀,把他扶起来,让他坐到椅子上。“栓子啊,别太难过,你只要尽心了,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我知道,迟早这一天会来的,但我没有想到,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栓子抽泣着说。

“栓子,我知道你不好受,但当下最重要的是,要先把你妈妈的后事给办好。你是你妈的儿子,你得打起精神,振作起来。有什么要帮忙的,就直接开口说,我狗子一定帮你,你放心!”狗子看着栓子痛苦的样儿,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狗子哥,我这次来,主要是给我妈带个话儿。我妈临终前,让我一定要来给你道个歉,更要道个谢。她说,你能给我机会,让我跟着你干,已经是对我们家有恩了,然后我还干出那样的事儿……这是对不住你。原本已经没脸见你了,你竟然又原谅了我。我妈她让我一定要替她向你道歉,为他的儿子不懂事、干了错事而道歉,也为你的宽容大度、不追究而道谢。”栓子说到这儿,又忍不住开始哭起来。

“别说了,那已经都是过去的事儿了,我都不当回事儿,你们也别记在心上。我只希望你以后好好的,要对得住你自己,更要对得住你妈妈。”狗子看着栓子说。

大伙儿都沉默了一会儿,栓子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却总是忍不住嚎啕大哭。“对不起妈妈,我对不起我妈。我没本事,我没能耐。我没给她看好病。我对不起我妈……”

狗子用力拍了拍栓子的肩膀,想把自己的力量传给他。

花儿小声地和狗子说:“让他哭吧,也许哭完就好了。唉……”

豆豆看到这场景,有些不知所措,她走到花儿身边。花儿把豆豆搂在怀里,摸摸她的头,害怕这样的场面吓到豆豆。豆豆不说话,只抬头看看花儿,紧紧地搂着花儿。

狗子送走栓子以后,回到饭桌旁,半天没说话,最终还是放下了筷子,没能吃得下去。“唉,咱明天去看看栓子和他妈吧。”

“嗯,是该去看看。”花儿看狗子饭也没吃完,说:“你也别太担心了,经历了这些,栓子就会长大的,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了。他妈妈泉下有知,也会安心的。”

“我同情栓子,因为他原来有妈,现在又没了。原来他是个孩子,现在他再也不是孩子了。人就是这样,有妈在,多大岁数,都是孩子。而像我这样的,天生没妈的,也就无所谓了。我是怕他一时接受不了现实,还需要时间适应适应。”

“没事儿,你要相信栓子。他虽然现在很难过,但他一定会扛过去的。你想想,我们谁是有妈的?你、我、豆豆、阿丢和它的崽子们,咱现在在一起也都挺好的。相信他,别太担心。”花儿劝狗子说。

“不,豆豆有妈妈,豆豆还有爸爸。”豆豆在一旁小声说。

花儿和狗子听了,一齐看着豆豆,满眼写得都是心疼。

“对,你有。妈妈爱你,爸爸也爱你。你是我们最喜欢的豆豆。”花儿亲了亲豆豆的额头,狗子也亲了亲豆豆的小手。

也许就是因为自己想要却没有,才会担心别人也有同样的境遇吧。同样的境遇,有些人把它当做变坏的借口,却也有人从中学会了善良和回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