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素衣艳阳> 227卡脖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7卡脖子(1 / 2)

李劲柏的话,让周斯绵深受震撼。他将同工同酬这件事放在更高的层面去看,发现这件事更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激发大家工作积极性,让大家在医院找到归属感。

“2000万算什么?如果能调动职工积极性,团结大家为医院发展做贡献,医院这笔钱就是花对了对方!”医院党委会上,周斯绵的话,让大家吃了定心丸。

大家的意见,几乎是一边倒支持周斯绵。有同志说了这么一段话,代表了大家的心声:“之前,我也向刘志和提出过建议,要解决同工同酬问题,遭到了他强烈反对,就不敢说话了。这一次,周院长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从内心拥护。希望这一政策的实施,能真正为职工带来实惠。”

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确实如此。周斯绵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就不是医院花费2000万的问题了,而是团结带领职工向新局面迈进的问题,是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积极性的问题。一旦数千名职工的积极性被完全激发起来,别说两千万,就是两个亿也有可能完成的。

虽说医院是公家的,但是,没有一家医院是靠拨款活下来的。那点拨款,只够医院开销一个半月。医院建楼、添置设备、改善服务,都是靠自己赚钱。职工勒紧裤腰带,支持医院建楼,实际上就是对医院最大的支持。

县级人民医院有投资项目,市级人民医院只能靠自己活下去。在与市内几家附属医院激烈的竞争中,市人民医院确实处于劣势。但是,周斯绵不服输,他不想医院在自己手里开始衰败,必须想办法把医院业务一鼓作气突上去。

果不其然,新的政策在医院一经实施,迅速调动了数千名职工的积极性。虽然说正式编制职工没有得到实惠,但是也有很多正式编制职工的家属是合同制员工,这样算来,惠及医院八成职工。你说,一家医院八成职工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大家的干劲能不足吗?一些打算离开医院的职工,特别是医疗骨干,看到了医院的希望,悄悄收起了辞职报告。

与此同时,周斯绵提出,医院不与职工争利,积极向上争取按照上面“两个允许”的要求,提高绩效工资总额。

表面上看,医院自己赚的钱发给自己的职工,无可厚非。但是在办手续的时候,遇到了来自个别部门的阻力。

部门一个小科长,拿着医院的测算报告,左研究右计算,翻着白眼告诉医院人事科科长:“你们这个方案我们不能接受。调整幅度太大,你们医院能发出来吗?我们批这么高的绩效工资给你们,其他医院怎么想?”

“上面有政策,我们也经过测算,我们认为,能够发的出来。”人事科科长解释。

那人斜着眼,瞟了一眼人事科科长,满脸不屑地说:“你们说发得出就算数了?谁给你们这么大的权力?”

人家毕竟是上级部门的人,多少有点权力捏在手里,人事科科长不好发脾气,只得陪着笑脸,说:“这个方案,是经过市卫健委批准了的,领导,要不请您亲自到医院去看看?”

“市卫健委?他们有权力批准就让他们去批好了,何必到我这里来?”

这人已经到了蛮不讲理的地步了。可是,人事科科长还是不能甩脸子撂挑子,耐着性子继续解释:“领导,我们医院是市直最大的公立医院,希望能在绩效工资改革这一块带个头。再者,我们周院长已经跟你们领导打了招呼,大家好歹给个方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