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重生之全能网红> 第120章3亿到手,车祸降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章3亿到手,车祸降临!(1 / 2)

梁腾和吴瑕一直都忙忙碌碌。

现在距离“封源区”之行,已经过去了7天时间了。

跟谢市长吃了顿饭。

跟“封源区”的农行负责人,还有需要打交道的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分别请他们吃了一顿饭。

饭局是由梁腾和吴瑕一起出面的。

就连已经吃过一锅“鸽肉火锅”的梁群鑫及倪青梅,梁腾也请他俩吃过饭。

当然也没忘记带上吴瑕,一块来做东。

梁腾和吴瑕在“封源区”足足滞留了4天时间。

在当地住酒店这几天,每天都得吃饭的啊。所以每次请一位需要拜托的对象。顺便把自己两人的吃饭问题也一块解决。

4天下来,取得的成果,超出梁腾最乐观的预计。

首先最为重大的成果,是“产权证”火速办理。

“房管部门”和“土地部门”的负责人确实很巴结顶头大老板,以最高的效率,督促办理梁腾购买的137宗“不动产”的过户手续。

这些“不动产”都是梁群鑫以极低廉的价格购买来的,只不过办到了“倪青梅”的名下,当然一切手续齐全。

就连最原始的用“复写纸”手写的税票,都小心用硬纸夹着,保存完好。

从那些手写税票,就可以想象梁群鑫购买“不动产”的时间多么早。现在可都是电脑打印出来的税票了。手写的一概无效。

“房管部门”和“土地部门”的办证大厅,只要询问,工作人员便会给出一张需要买卖双方提交的“材料清单”。

两位部门的负责人热情极了,把各自部门需要的材料清单,亲自带来,在饭局上就交给了梁腾。

梁腾大概率可以避免因为提交的材料准备不齐,跑冤枉路的麻烦。

这并不夸张。

梁腾前世就有过“按揭”买房的经验。当时为了“提交材料”这看似简单的环节,不知跑了多少趟。

比如他购房时,需要去当地的“档案局”开具他本人,还有他妻子,乃至其父其母,总之除了年幼儿子外,其他家庭成员“名下无房产”的证明。

有了这个“无房证明”,他办理第一套购房手续时,才能享受更低的税率优惠。

就是那么简单的一个证明。梁腾开好之后,恰巧公司派他出差,忙碌了一个多月,才有空去向“办证大厅”提交材料。结果工作人员审核到“无房证明”时,表示这个证明有效期为一个月,他开的这张“无房证明”已经过期,失效了。必须重新开具。

像这种琐碎的,事先预料未及的事儿,往往可以导致你递交材料“不齐全”,白跑好多趟。

那“房管部门”和“土地部门”的负责人,看来也是经验丰富之辈。事先打印了份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并且还在清单各项内容旁边,用笔在许多容易犯错的地方,备注了提示。

服务真是贴心细致啊。

有如此强力而热心的负责人督促,仅仅三天时间,两个重要部门的工作人员,就仿佛竞赛似的,争相替梁腾办妥了“不动产”的过户手续。

看着相关工作人员亲自送了过来的,摆了满满一桌的97本“房产证”,40本“土地证”,梁腾情不自禁,生出一种“哥也是有钱人士”的豪迈之情。

由“房管部门”及“土地部门”下属的评估机构,也各自完成了对于97宗房产和36宗土地的评估。总估价合计4亿。

一共有37宗地块,土地的评估对象只有36宗土地,那是按照梁腾的事先要求,刻意剔除了一宗面积为20亩的地块。

137本红本本啊,还有厚厚的两叠“评价报告”,摆在桌子上,可以铺得满满当当。

红本子之多,看得梁腾两眼冒光。

这就是“实物”对于人心的冲击力。

之前花依珊转账给他的那次,他手机里到账一连串的数字,梁腾都一晚上看了无数遍银行短信。

现在代表着137宗“不动产”的137本“土地证”和“房产证”,摆在他面前,他受到的震撼越发强烈。

锁定的这批“不动产”已经到手,梁腾毫不犹豫,把他和梁群鑫、倪青梅的交易款1500万结清。

梁、倪二人到手巨款的当晚,也是激动得一夜难眠。

本来以为要折本了的梁群金当年低价购买的这批房地产,结果还能以1500万的不低的价格售出,他两人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梁腾那一夜,很俗气的用137本“不动产权证”铺满了酒店客房的单人床。

他就躺在摆满“房子”和“土地”的床上,美滋滋的想象着自己躺着几个亿睡觉。

还庸.俗的想:每天都有这待遇的话,保管什么小毛病都立马根治。大病也能减轻……

可惜,他赶时间,这种枕着“几个亿”睡的待遇,他也只享受了一晚。

第二天,梁腾就挑出了那宗最有潜力的20亩土地的产权证,特别把它放到自己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

剩余的“房地产证”,用一个红色的大塑料袋,装满一袋。

在“南边市”滞留的第4天,梁腾和吴瑕就带着136宗“抵押物”,去拜会了市农行的负责人周苹。

之前已经由谢市长作陪,跟这位周苹吃过一顿饭。

并且事先谈妥了“抵押物”和贷款的金额为3个亿。

136宗“不动产”充当抵押物贷款的事儿,还需要在农行内部走个程序。主要是审核那两份银行认可的,“权威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

审核“评估报告”内提及的“不动产”,跟大大小小136本“不动产权证”上的面积是否相符。

如果初步审核通过了,银行还会派遣专人去实地逐一考查房地产的状况。

这需要时间。

如果按照普通人“按揭买房”的流程,银行审核放贷的时间,一般在一个月到半年不等。

梁腾并没有走这种流程,直接请“南边市”农行的负责人周苹出面督促银行的放贷。

那效率极其惊人。

大约就在梁腾和吴瑕回去后的第3天,“南边市”农行那边就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电话通知他贷款已经发放到他指定的账户。

其实,无需人工电话通知。

梁腾留下的那个“指定账户”,他也开通了“短信提醒”业务。

梁腾已经收到了3亿到账的提醒通知。

工作人员直接打个电话通知放贷事宜,更多表明一种尊重态度。对于优质客户的尊重。

梁腾这边接了“南边市”农行放贷组工作人员的电话。

吴瑕那边,农行负责人周苹更是直接打电话给她,除了告知3亿贷款顺利发放之外,还正式开始启动了“抵押物”处置程序。

也就是梁腾希望的,中止他和农行“贷款合同”的事儿,正式启动。

假如这才放贷成功,没过几天,农行又跟他解除掉合同——这事儿怎么看都显得不太正常。

所以梁腾和周苹约定,多等上三到五个月的时候,到时再正式的由梁腾和“南边市”农行签个“解除贷款合同”的补充协议。

协议核心内容就是,“南边市农行”放弃追讨债务人的债务,梁腾承诺136宗抵押物交由“南边市农行”处置。

为了让几个月后的这种“放弃追讨贷款”行为,外人挑不出一丁点毛病,农行负责人周苹和吴瑕协商:由梁腾方承担三个月的借贷利息。

别看只是要缴纳3个月的利息给银行,吴瑕和梁腾事后计算了一下,3亿贷款每月要还贷150万左右。这还3个月的贷款本金+利息,那就是梁腾必须额外支付450万给“南边市农行”。对方才正式跟他解除贷款合同。

支付了450万,尽管这次的放贷合同订得快,解约也快,看起来其中疑窦重重,但无论用何种苛刻的标准,去严查梁腾和周苹弄出来的这笔贷款业务,也不能从程序方面指谪他或者农行负责人,有什么问题。

如果梁腾舍不得多出那450万,严格追究起来,这次“南边市农行”的放贷行为,就极不正常了。

放贷出去后,根本没收到还贷,马上“贷款人”梁腾就宣布还不起贷款了,天底下最傻的那个人估计都不会相信的。

如果是梁腾已经连续支付了三个月以上的“还贷”了,届时再宣布他个人无力还款,那才说得过去。

毕竟生意场上“风云变幻”,有时候一个大公司因为某个“偶然事件”迅速败亡,还用不到三个月时间呢。

国内有“三鹿”的例子,国外有“安然”的案例。曾经都是业界某个领域的头号企业啊,貌似“庞然大物”,说垮就垮!

梁腾只要找到一个合理的“破产”理由,表明自己的财务状况已经无力还款,就可以向农行方面申请解除还贷合同。

现在还有时间,这样一个“理由”可以慢慢想。

梁腾很“爽快”的应承了按照银行系统的“行规”来办事,令负责人周苹要担负的“责任压力”,一下子降至了最低。她需要承担的风险可谓“微乎其微”了。

周苹非常满意,表示合计450万的3个月的还贷款项,梁老板可以在签定解除“借贷合同”之时,再一次性缴纳给“南边市农行”。

这便是周苹在“政策”允许的弹性幅度内,给予梁腾的便利。

也算是一种示好行为。

如果是资金充裕的大企业大公司,自然不怎么在乎早缴,或迟缴这450万。

但梁腾近来正在积蓄能量,要到“开放之都”大干一番。能迟缴几个月450万,当然是迟缴的好。

尽管他现在手头上有3个亿可以自由支配了,但他准备投资的项目可不是一般的烧钱啊。

估计3个亿统统压上,也只不过勉强够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