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重生之全能网红> 第147章寻宝神鹰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7章寻宝神鹰村(1 / 2)

吴瑕看到梁腾很有兴致的研究起一座破旧的木屋,以为他以前没有见过这种风格的建筑,比较好奇。

她倒没有往其它的方面去联想。

她哪怕拥有丰富之极的想象力,也没办法把眼前这像堆“垃圾”的破烂木屋,跟十多个亿联系在一起。

以前在一些风景旅游区,吴瑕看过的木屋,那真是整个村落形成规模的。都看习惯了,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尤其她在外国求学的时候,海外的乡村别墅,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用的木材来盖别墅。

不像国内有钱人,几乎没有几个盖别墅肯选用木材作为主材料。国人感觉不用砖石,不用钢筋水泥,盖出来的房子就不结实牢固似的。

其实,木制别墅除了怕火,居住同样舒适。

注意做好防火工作,照样可以用上几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

吴瑕在国外连木头做的别墅都住过,早就没了最初.接触时的新奇感。国内这些无修饰,像烂木头似的木屋,看着更加平平无奇。

她有些朋友,头一回看到木房子时,那种惊奇赞美的反应,反而令吴瑕暗暗奇怪:不就是一座木屋吗?至于这样吗?

梁腾似乎对眼前的破屋有种“着迷”的迹象,吴瑕也武断的,归结为是他“少见多怪”的表现。

接下来,梁腾甚至进一步“加码”似的对吴瑕说:“吴瑕啊,我想整个购买下这座木屋。你经验比较丰富。你说需要注意些什么事项?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屋主趁机哄抬价格?”

吴瑕有点惊讶的望着梁腾。

这样一座破木屋,难道梁腾还把它当成了有几百年历史的文.物了吗?

那也太低估“珍贵文.物”的罕见度?还是太高低了自己的运气?

在“富人圈”中,近些年比较流行收藏名贵家具。

像吴震霆这么有钱的大企业家,眼界自然更宽广,早些年,已经萌生收藏一整座历史长达300年以上的名贵木屋。

可惜收是收了几座,但找了几拔权威专家,来“交岔鉴定”,给出的结论都是价值不超过百万。

要嘛就是年份不够久远,要嘛就是木材不够稀有名贵,要嘛就是保存不善木头已经出现大面积的浸蚀……总之各种毛病都遇到过。

导致各座被吴震霆高价收购的木屋,实际价值非常低。

当然,收购几座木屋,亏损一千几百万,对于吴震霆这种级别的企业家,根本不值一提。

吴瑕见多了这种事,深知年代久远,由名贵木材制造的木房,可遇不可求。

某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让她认定,梁腾想奢望“捡漏”般捡到一座真正价值连城的木屋,那概率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今梁腾也可以算跻身了“有钱人”行列了,搞点家具和古董收藏,有什么别的大用途不好说,起码可以“培养气质”。

吴瑕并不反对。只要不为了搞收藏弄得“入不敷出”,就可以了。

吴瑕一副很有经验的样子,仔细的打量了眼前这座木屋,品评道:“木材虽然有点褪色,但没有朽坏的迹象,在一直使用着的木屋中,算保存得挺不错的。不过看这木屋的造型,一点都不大气,没有显出特别的匠心和艺术功力……这证明它其实只是一栋普通的民居,并非有钱人家请了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艺术品。”

“在古董收藏的行业中,有艺术价值的古董,跟艺术价值欠缺的古董,根本没得比。后者一般没有玩家愿意收购的。就算贪新鲜收藏了,也不可能给出太高的价格。”

梁腾慢慢的听明白了。

他带着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反问一句:“吴瑕你的意思,这古董木屋就是个普通民宅,就算年代比较久远,它其实仍然值不了几个钱?”

吴瑕点点头:“对啊。普通的民居,年代越久它越败坏,越接近损毁的程度。它能卖出什么高价?”

梁腾心里暗想:我才没打算收购一座破木屋当成“古董”啊,“艺术品”啊来收藏哩!我看中的是这将近10吨的珍贵“小叶紫檀木”。单凭木材本身的价格,就是个恐怖的数字。更别提这些木材可以制作成多少套名贵的红木家具了……如果真能用低价收购了这座木屋,我就等于发了一笔超级横财!

梁腾想到高兴处,两眼放光的问:“吴瑕你就直说吧,你觉得这座木屋我要购买的话,最多出个什么样的价格?”

吴瑕想了想。

主要是回忆他父亲请的权威专家,来审定各种木屋的价值。吴瑕把那些专家的意见,也拿来作为眼前木屋的价格参照。

吴瑕指着面前的木屋:“这木屋大约在200平左右吧?我父亲收藏过六座纯木屋中,有一座面积跟这个差不多大吧。当时他花费了200万,相当于1个平方给了1万块的高价。结果请专业来一看,说顶多也就是值个50万。它值50万,还因为那木屋使用的木材是格木。按照格木原料的市场价格,来计算那座木屋的价格,所以给出50万的价格!假若,木屋的木材只是杉木之类便宜货,那根本就连2万块都不值。”

梁腾有点意外:“就算是杉木做的木屋,也不至于那么便宜吧?现在做一扇杉木大门,都需要几千块钱啊。一座木屋的木材,好几吨重量总有吧?怎么才值两万?”

“杉木做的木屋,风吹雨淋日晒的,容易朽坏。加上杉木本身的原料价格也便宜,能掏2万块钱买下一座杉木屋的买家,老实说不容易找。想出手,还需要耐心等待。你以为真能卖出多少钱?”

梁腾想了想,接受了吴瑕的观点。

他继续回归正题:“那你觉得眼前这座木屋值多少钱?”

“这木屋到底使用什么样的木材,我对这方面不是太在行,说不准。”

吴瑕很老实的说:“但山里人家,祖辈留传下来的木屋,估计无非就是在自己山林中,就地取材,自己修造!这座‘神鹰山’能出什么名贵木材?哪怕能出几十株珍贵树木,估计也没人愿意拿来盖木屋的吧?我猜这些我看不懂的木材,也就是普通货。用它造出的木屋,撑死也就值个几十万。梁腾你有心要收藏这木屋的话,预算50万的底价。超过了都不用买了。”

梁腾暗暗把她的意见记在心里。

他自己当然知道木屋的真实价值,但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必须按吴瑕给的价格去谈判。才不容易启人疑心。

仅仅是个普通破屋,你却给出了大众眼里的“天价”,很容易让人怀疑那木屋是不是被低估了价值?

国人什么都不多,就是疑心病多。

在“报价”方面,绝对不能给人一种“浮想联翩”的空间。

跟吴瑕讨论了一下购买木屋的相关事宜,梁腾感觉自己多少有点底了。

除了请吴瑕给个“普通人能接受”的参考价格,梁腾还有一点比较满意的,就是凭吴瑕“见多识广”的眼光,也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就看出这座木屋的价值。

估计那位从小在这破木屋内长大的陈永斌和他的兄长,更不可能突发奇想,觉得他俩住都住破了的木屋,摇身就能变为有钱人眼里的珍贵古董。

大家都看不起这栋木屋就对了。

看不起它,梁腾成功收购的希望,才大大增加。

想到这,梁腾也不打算在这木屋前多作逗留。

估计陈永斌的大哥只是出去蹓跶了,很快就会回来。听“大伯”说过,陈永斌大哥一直都呆在这“神鹰村”旧村址的。

如果让陈永斌大哥撞见你们这群陌生人在他家门前,鬼鬼祟祟、品头论足,虽然也不算什么大事。但梁腾谨慎小心惯了的,也担忧这种举动勾起对方的疑心。

凡是会导致收购木屋的计划平添变数的,梁腾都要极力避免。

一行三人,看完了木屋。终于前往吴瑕最希望实地考查的山头。

这个山头,正是陈永斌和他大哥两人当年分配到的山头。大约18亩多些。

这两个老兄弟名下的山林,离他俩居住的木屋并不太远。

木屋左边有一条小小的岔道,沿着这岔道下去,步行几分钟,走个几百米,就到了。

两兄弟名下将近20亩山林,在这片茫茫的群峰之间,并不显得有多大。甚至还令人产生出一种“挺小”的错觉。

这片山林当然不全是原始的树木。

树龄久远的树木,有一部分。但多也不超过两亩的面积。

其余的承包山林,都是两兄弟和他已经亡故的父亲,亲手种植的各种林木。

经过二、三十年的生长,那些由他家种植的林木,也长得颇为高大了(其间也有木材商来收购过几次林木)。

陈永斌在“神鹰新村”替两儿子盖新居时,用到的打楼顶作支撑的木材,都是从自己的山头伐的木。

只不过,自己家的木材不用钱,运出大山的运费,却直接抵得上在外面买支撑木的价格了。

前段时间,也有木材商跟陈永斌提议过:想要出15万购买他名下那近10亩山头。

陈永斌嫌对方出价太低,没同意。

从这一点,倒也可以看出陈永斌家,远未到愁钱愁到需要变卖“山地”的程度。

这也可以理解。

他两个儿子,大儿自己盖了栋占地140平的3层楼房,购地皮建主体连装修,一共花费45万。

小儿子名义上,在70平的地皮上盖3层楼,连带装修,花费25万(其实是父母出资)。

这一家人,就砸了70万进去了。

其它的,比如替儿子娶媳妇,又花了近10万块。

这几年陈家花钱如流水,但最终还是挺了过来。也没见他家举债或者变卖“神鹰村”旧址的承包山地。

梁腾有种预感:按照吴瑕预计的价格,恐怕拿不下陈永斌家住了三代人的木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