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重生之全能网红> 第152章急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2章急救(1 / 2)

经过“大伯”一番刻意的导引,陈永斌最后锁定的目标,就是那块位于“久集镇”三十米大街的,仅有70平方“一线地皮”。

旧屋的一线铺面,面积太小,产权疑似不明,价格虽然是最合理的,但经验丰富者,都不敢轻易下手。

免得钱花出去了,纠纷和麻烦事儿不断。

镇上老街的四层楼,属于一线商用楼,本来算个挺不错的选择。

拿下来之后,可以立即开门做生意。或者,在没想好做什么小本买卖之前,先出租赚些房租和铺租,也是可以的。

可惜这屋主要价实在太高了,这年头房地产普通不算太贵的年代,且还是圩镇的地儿,居然敢喊108万的天价。

加上楼龄太久了,差不多达到30年了。大概率当年使用了“预制板”打房子楼面,房屋质量可疑。令人难以放心。

种种因素,限制了它对陈永斌的吸引力。

当然,理由找一大堆,最关键的其实仍是价格太贵,超出了陈永斌的承受能力。

如果能便宜购置,拆了旧屋,再一口气盖它七、八层,都完全不是问题。

千万不要认为盖七到八层的高楼费钱。在未来地皮涨价速度堪称恐怖的时代,砸那么多钱买一块天价地,才盖那么一层两层,那才是最大的浪费。

目标锁定了63万的一线地皮,陈永斌和他老婆,现在手头上能拿出来的活钱,只有区区的8万块。

人家那“一线地皮”是正儿八经的国有.土地,可以拿土地证去银行办理“按揭贷款”。但个人名下的“不动产”,信誉度比不过商业大楼盘。按照规定,必须缴纳四到五成的“首付”,才能从银行拿到贷款。

以63万的总地价来计算,陈永斌就算先交4成“首付”吧,那就是25万的“首付款”。把陈永斌夫妻手头上的8万块积蓄掏空,仍然不够。

那8万块也是来之不易。

三年前,成功替小儿子找到了老婆,彩礼啊酒席啊各项花费,都是两个老的张罗。当时的积蓄完全掏空了。多亏大女婿能耐,支援了5万块,才勉强把小儿子的婚姻大事完成。

也算了结了陈永斌多年以来最大的一块“心病”。

接下来这三年,陈永斌夫妻拼命的打工,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才又积蓄起了8万块“棺.材本”。

两个老的也挺会做人,明知道女婿为人豪爽且家境殷实,他俩还专程拿了5万块的现金去女婿家,表示要还给女婿。

女婿当然坚决不收。

还给了一个充足的理由,一个能让二老接受的“台阶”——还什么还呢?又不是借款。那5万块完全是他送给小弟结婚成亲的贺仪。

用不着二老去“认领债务”。

陈永斌夫妻感叹着女婿的好,老老实实收着那几万块钱。一边积攒现金,一边留意着圩镇上“一线铺面”有没有人出售?

结果,这段时间有了愿意出售的,陈永斌两夫妻手头上的钱,却凑不够一个“首付款”!

陈永斌顿时有点“进退两难”的感觉。

当晚吃了“大伯”家的“奠基”酒席,返回家后,陈永斌跟自家婆娘谈到了自己看中“久集镇”一块“一线地皮”,要价仅为63万。老实说不贵。

可惜“首付”得准备25万,现在家里的积蓄只有8万块。缺口达到17万。有点麻烦啊。

难道又得去麻烦自家女婿吗?实在拉不下这个脸啊。

好处没有一丁点到女婿头上。有了困难就“提交”给女婿。有这么不厚道的岳父岳母吗?

陈永斌拉不下面子,他老婆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在所有的亲戚中,能说得上话的,估计也只有“女婿”一个愿意借钱给他们家的。

尽管之前一直得女婿大力支持,再开口确实有点“贪心不足”。

但现在是替小儿子打造后半辈子不至于“饿死”的基础啊,因此,购买一线地皮的“首付款”,仍然得向女婿借。

也不指定具体金额,看看女婿能借多少是多少。不够的部分,再去想其它办法凑吧。

妻子叫他不要管了,就由她去跟女儿说。

陈永斌便不吭声了,等于“默许”了妻子的行为。

也难怪陈永斌两公婆看好女婿的经济状况。

女婿是做长途货运生意的。并且,不是个开车的司机,而是拥有一辆霸龙重卡的货车主。

搞这种长途货运的,就算是专门帮开车的司机,一个月下来,也能从雇主那儿领到五、六千块工资。

给雇主开大货车,一年下来可以赚个六、七万块,在这个年代,算是高收入的人群了。

而作为货车主,陈永斌的女婿,一开始比较艰难。毕竟女婿也是白手起家,替别人开车赚死工资开始起步的。

用了好几个年头,才积攒了10万块钱,充当“首付款”,分期购买了一辆“霸龙重卡”。

那是全新的重型货车,一辆车办好各种手续,落地要30万。

当时亲戚朋友都劝他买一辆“二手重卡”得了。二手的才5、6万块。便宜太多了。

女婿却坚持己见,买了辆新重卡。

理由很简单,只售5万多的二手重卡,肯定是各种问题多多。这种重卡一拉就拉几十吨的载重货物,在行驶途中出毛病,岂同儿戏?

要知道,搞长途货运有一个“潜.规则”——不“超.载”基本上就是利润微薄。越是“超.载”,利润就越大。

然而“超.载”容易出事故。风险也挺大的。

所以拥有一辆全新的“重卡货车”,非常重要。

就算不替自己的小命着想(货车主要跟车的),新车能保证几年内不需要大修。而“二手重卡”每年修车的次数之多,更换零件的数量及费用之高,真要修得你“怀疑人生”的地步。

一年起码得准备万把块修车的钱。

购买“新重卡”虽然贵,但优势很多。女婿还是选择了“分期”的方式买了辆全新霸龙重卡。

自从自己当起了货车主,女婿就开始步入了事业的辉煌期。

只用了短短一年半时间,就把买重卡欠的债务,全部偿还清楚。

之后,陈永斌的女儿就呆在家里,安心帮她老公生孩子、带孩子。都不必再愁钱。

陈永斌女儿也不是一胎就生儿子。连生了两个女儿,到了第三胎才生了个儿子。

她一个女人带三个娃,超初住出租屋。条件颇为艰苦。

等到老公事业蒸蒸日上,还清了“重卡”的债务,又继教奋斗了五个年头,居然就积攒下了百多万的积蓄。

女儿和女婿看着日渐长大的子女,居然还窝在狭窄简陋的出租屋内,早就决心要购房改善人居条件。

他两公婆在县城里创业快20年了,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回乡盖房的愿望。在他们看来,在创业的城里买房,直接就省下了租房费用。何乐而不为?

就算老家乡下还有“宅基地”舍不得丢,可以等到老了彻底退休下来,再回家盖两层小洋房,想回去住时就回去住一段时间。

拿定了主意,两公婆就开始在城里挑选楼盘。

他们别无所求,就是要求位置好,价格便宜。这思想跟陈永斌的如出一辙。

他们甚至比陈永斌更放得开:哪怕是办不了证的“小产权房”,都无所谓了。因为在他俩看来,此次置业,属于“自住”性质,这辈子都不打算转手的,有证没证,区别很大吗?

结果还真让他俩夫妻在县城里,找到了一处这样的“小产权房”。

其实并不难觅。

“小产权房”的销售往往有一个固定模式:省会城市里兴建的“小产权房”,专门雇一大批人到下边的各市区去发传单,还包专车“接送”市区有意向买房者,上到省会的小产权楼盘,实地看房;

而市区及县里的“小产权房”,则会“专攻”底下的乡镇的购房者,把他们视为潜在客户……

像女儿和女婿这种乡下出来做生意者,很容易就被市里或县里的“小产权房”吸引了过去的。

买了一套顶层的套间,因为便宜。

接近两百平的大房子,才卖20万。相当于才一千块一个平方。

只需要买卖双方签订“购房合同”,没有“网签备案”,没有契税,没有过户及办证的手续费用。

成交价是20万,女儿和女婿就是实付20万就可以了。不需额外支出其它费用。

当然,这辈子也别指望能办下“房产证”了。也不要指望,能用这房子去银行抵压贷款。并且20万的购房房,不能“按揭分期”,必须一口气就缴清。

女儿女婿购买房子,现在当然是为了“自住”,但能保留“变卖套现”的选项,岂不更妙?

因此,需要问一句:以后这套房子到底还能不能转手?

从理论来说,办不了过户手续的“二手房”,一般很难转手。

但从实际操.作的层面,购买了“小产权房”,最终又把它转手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楼盘的开发商仍在的话,可以交一笔钱(不会太多),就能在开发商那儿办理“业主直接更名”的手续。也就是在跟开发商签定的买卖合同中,把之前买房人的名字,改换成你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