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重生之全能网红> 第186章定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章定案(1 / 2)

梁腾早就知道了,未来“王者大厦”楼盘的价格可以“腾飞”(在“一线城市”原本就昂贵的房价基础上,使用“腾飞”二字,足见这儿的房价涨到了何等恐怖的程度)。

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各条主街道“交汇点”的优势;

二是“地铁”入口就在不到300米之外;

再一个,就是“学区房”的影响力了(不得不感叹国人当父母的,为了替子女争取一个更高的.asxs.,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学区房”本质上,就是被“望子成龙”的父母给炒起来的)。

梁腾知道未来“王者大厦”及其周边楼盘,享有上述三个重大的优势,房价“高企”变得势不可挡。

但凭他的“先和先觉”,也没料到吴瑕比他还大胆,居然想把“推高房价的要素”,延伸到“望舟村”。

让“望舟村”的“海景别墅”群项目,跟着从中受益。

梁腾以前是没那么大的野心。现在经吴瑕一“点醒”,把思路朝着这方面转弯以后,他仔细琢磨:还真是妙招啊。

他记忆中,“开放之都”城北区域新设的“地铁”入口,位置离“王者大厦”几百米,而这边“天犬岭”隧道贯通后,地铁站距离“望舟村”海景别墅群,也就5公里而已。

别说在这“一线大城市”了,就算是在4线5线的小城市,5公里的距离,其实根本就不算什么。

梁腾在本市的大复式新家,距离本市的火车站,至少有15个公里呢。而且那火车也是设在城市南边的市区内,梁腾的新家也是在城市的市区,只不过在西边。

那属于三、四线的小城市。

前世,梁腾也曾经到过“帝都”谋生,从五环坐个“地铁”到二环内某公司应聘,坐地铁就足足坐了差不多两小时。

城市框架就是那么大。

像在“开放之都”的别墅区域,去到地铁入口5公里,这点距离,算是超级便利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档别墅区本来都建在郊外,距离市中心20、30个公里都常见。相比较而言,“望舟村”海景别墅群的选址,真像是挨着市中心的了。地理区位优势,尽显无遗。

再一个,就是“学区房”的设置。

如果“城北高中”的“新校址”选在了二环北路一侧,那它只是距离“王者大厦”5公里,距离“望舟村”就达到了10公里。

但如果真能把它移一移,变更“新校区”选址,进驻到“望舟村”内,梁腾的受益程度,就大大增加。

新校区不仅距离“王者大厦”只有5公里,距离海景别墅群,更是0公里。已经落户在“望舟村”了嘛。

“望舟村”挨近海边,只有一条通往市区中心的“商业大街”,这当然比不上“王者大厦”优势突出。以后,也没办法在这方面追赶上来的了。

毕竟“王者大厦”是多条商业步行街的交汇点。

但“望舟村”已经被定位为富人居住的“海景别墅”区。

虽然现在它哪怕凭借吴瑕的人脉,也仅仅售出了251栋别墅。但以后名气逐渐打响之后,这一片区域,变成了真正富人聚集的地点,对于梁腾名下所有房地产项目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正面推动作用。

梁腾正是对这一点看得很透,吴瑕这时告诉他,在“开放之都”都排得上号的重点高中,居然有机会“争取落户”到“望舟村”,他如何能不积极起来?

“教育部门”向上级打的那份“城北高中新校区变更选址”的报告,其实不需要吴瑕一再强调有多么重要,梁腾都能意识到它的份量了。两世为人的阅历,可不含糊。

既然已经来到了“望舟村”,梁腾就和吴瑕、燕千羽仔仔细细把属于自己的5000亩地查看了一通。

开发过程中,哪儿需要注意些什么事项?哪儿先开发?

甚至就连“海景别墅”的销售情况,万一远远达不到预期的话(假设10多年时间过去,却只能售出三分之一也就是1700栋左右的别墅),剩下的土地又该如何“变更用途”?梁腾和吴瑕都有讨论过相关的议题。

尽管上述“极.端情况”出现的机率微乎其微,更大可能是5000栋别墅都不够卖,供不应求。但做生意嘛,就得像梁腾这样“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

梁腾和吴瑕,还重点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重点高中的新校区果真落户“望舟村”之后,到底把它规划到哪个具体位置呢?

按理说,梁腾手头拥有多达5000亩的土地,划出200到300亩给“城北高中”建新校区,那也只不过用掉他二十分之一的地,不至于伤筋动骨。

但手头上这些地,最优势的部分,他舍不得给,但又不能给最差的。所以在哪个位置划出地来,颇值得他费一番计较及思量。

至于到底“贱.卖”多少地给“城北高中”(卖太贵人家肯定不来了),也有学问。

比如梁腾问了吴瑕,二环路那边原定要卖给“城北高中”的地块,面积达到169亩。那么,“望舟村”作为后来者,想要吸引“新校址”变更到你这边,当然得多卖些地给对方,才让人感觉多折腾了这么久,比较值。

梁腾和吴瑕商量之后,最后决定就“贱.卖”250亩地给“城北高中”吧。

这250亩地,梁腾虽然拿地便宜,每亩只花了4万块。但还得建“安置房”安置村民,就算它5万多每亩的拿地成本吧。

如果拿出250亩地转让给“城北高中”,梁腾的成本价,就得1250万了。

至于“城北高中”那边能给他多少的购地款?梁腾也不敢高估。就由对方看着给吧。反正亏一点也罢,赚一点也罢,总不可能像他盖“海景别墅”来出售,赚得那么多的钱。

梁腾也看开了。

这250亩地,就当作是“提升”海景别墅项目的“售价”,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可不是吗?

梁腾后世小有积蓄之后,为了购买一套中意的商品房,不知道看过多少楼盘。其中有两个楼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两个楼盘直接跟当地的“著名初中”和“著名小学”联系,在楼盘内划出土地,专门开建了“著名初中”、“著名小学”的“分校”。

不错!就是开发商自掏腰包替学校建“分校”。

建好了,就交给原学校来负责招生及管理。

楼盘的开发商,当然不是什么热心教育的慈善家。它们这么做,只不过借助“名校”的影响力,让自己建的楼盘卖得更好。

那些开发商建的“名校”的“分校”,远没有梁腾那么慷慨的划出250亩地来建校,他们撑死了,能拿出10亩地给你建个“分校”就不错了。

但有这个一个噱头,或者说好听些,叫做“卖点”吧,拥有了当地名校的“分校”的楼盘,卖得非常不错。

像梁腾家乡建了个小学“分校”的某楼盘,一共分4期建设。

楼盘第1期和第2期,闹出过交房入住好几个年头,居然“房产证”还没有给你办下来的事儿。

但那有什么呢?借着一个“名校分校”的卖点,楼盘的3期和4期,照样卖完了。

不得不佩服购房者的强大心理素质啊。

梁腾和吴瑕在现场圈定了一处,准备提供给“城北高中”的新校址大致用地后,两人才坐上燕千羽驾驶的“汉兰达”,驱车返程,前往二环路。

他俩要实地考查一下,原定卖给“城北高中”建新校区的地儿。

两相对照,才好找出它的劣势和不足。

接下来草拟报告,才能拿出详实有力的论据。

燕千羽开车,向来“又稳又快”。

要在“天犬岭”绕上大半圈,她只花了不到20分钟,就把“汉兰达”开到了二环路了,最后把车停到了“牛运山”西北侧。原定的“城北高中”新校址所在地。

这一片区域,压根就没有要开工的迹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