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科幻小说>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74章 神龙政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 神龙政变(1 / 2)

武则天从一个弱女子,最终成为一代女皇,这段传奇的经历令各朝古人叹为观止。

在武则天时期之前的古人,从未想过一个女人能有这么大的成就。

不管武则天登临皇位后执政能力如何,仅凭此一点就足以名垂千古。

至于武则天时期之后的人,则大都深感意外,没想到史书记载的妖后还有这么一段传奇的故事。

李世民主播,武则天最后是怎么还政于唐的,是传位给儿子平稳过渡的吗

“过程可以说是惊险刺激,武则天当了十五年皇帝,最后在一场著名的政变中结束了武周政权,天下再次回到李唐手中。”

“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谋求太子之位,多次对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当做继承人的。”

“宰相狄仁杰对犹豫不决的武则天说,姑侄和母子相比,哪個比较亲近陛下立儿子,那么千秋万岁后,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祭拜。立侄子,那么从未听说侄子当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庙。”

“自此后,武则天无意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并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立为皇太子。”

各朝古人纷纷赞同狄仁杰所说的话,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侄子再亲,也没有儿子亲,有好东西肯定要给儿子,这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如此一来,武则天当初抢夺儿子的皇位似乎显得有些多余,最终还是要把皇位还给儿子,整个过程似乎有些多此一举。

原本武则天就是独揽大权的皇太后,做不做皇帝照样权倾朝野,根本就没有必要迈出最后一步。

大家不由得感慨,可能这就是身为一个女人的局限性。

因为武则天是一个女人,她登临皇位成为唯一女皇,可以得到大家的敬佩。

可同样的,因为武则天是一个女人,她最后不得不把皇位传给儿子,还政于唐。

“晚年的武则天开始怠政和贪图享乐,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跟外界的联系减少,对朝政的控制力也有所下降。”

“而二张兄弟却逐渐突破男宠的限制,插手朝政,男宠的介入引起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的紧张,朝廷政权也因此陷入动荡,人心不稳。”

“张易之与张昌宗二人倚仗女皇的宠信,专权跋扈,朝廷百官都畏之如虎。”

“当二张兄弟把矛头对准皇太子李显时,朝廷的拥唐力量坐不住了。”

“一方面他们担心李显的太子之位动摇,另一方面担心二张兄弟会趁着女皇病危制造政治风波。”

“在这种背景下,除掉张氏兄弟对于李显来说势在必行并且刻不容缓。”

各朝古人听到武则天还有两个男宠,一个个不禁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之前听到武则天有一个男宠薛怀义,大家还没觉得怎样。

可现在听到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大家不得不感慨,不愧是女皇,玩得真花,都一大把年纪了,居然还要找两个男宠。

但也有很多古人觉得很正常,毕竟很多皇帝白发苍苍还不忘纳妃子,女皇一大把年纪找男宠也无可厚非。

朱元璋这二张兄弟也是愚蠢,竟然招惹皇太子李显,一旦武则天病逝,李显登基还能放过他们吗

朱元璋摇了摇头,只能说二张兄弟太过得意忘形,都忘记了李显才是武则天的接班人。

两兄弟不想着巴结讨好李显,反而要对付李显,作死的人拦不住。

不过仅仅凭借这一点,张柬之等人就要逼迫李显发动神龙政变,似乎说不通。

他认真研究过神龙政变的全过程,觉得张柬之等人更像是为了泼天大功发动的政变,而并非什么为了大唐江山。

那个时候武则天病重,已经没有几天可活,生命进入倒计时。

一旦武则天病逝,皇位只可能是皇太子李显的,根本就不可能落到二张兄弟手上。

所以对于李显来说,只要等着母亲病逝就行,根本就用不着发动神龙政变。

而且发动政变还有失败的风险,一旦政变失败,李显的太子之位肯定是保不住的,最终皇位也会落到李旦手中。

因此李显没有理由发动政变,全都是被张柬之等人裹挟的。

张柬之一行人为了拥立之功,强行拉着李显发动神龙政变。

“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来到玄武门,派遣李湛和王同皎到东宫去迎接太子李显。”

“李显有所怀疑和惧怕,躲在东宫不敢出来。”

“王同皎先帝把皇位传给殿下,殿下无故遭到幽禁废黜,皇天后土、士民百姓无不义愤填膺,已经有二十三年了。现在天道人心在大唐,北门的羽林诸将与南衙朝臣得以同心协力,立志诛灭凶恶的小人,恢复李氏的江山社稷,希望殿下到玄武门去以满足大家的期望。”

“李显凶恶的小人的确应该翦除,但是天子圣体欠安,你们这样做能不使天子受惊吗请诸位日后再图此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