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科幻小说>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35章 近代史的开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 近代史的开端(1 / 2)

雍正对于军机处和摊丁入亩倒是没有多大兴趣,毕竟是他自己亲自设立的,再没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的了。

他知道接下来就是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清朝晚期到底都发生了什么,以至于让大清王朝彻底轰然倒塌。

清朝晚年的几位皇帝则是一脸苦涩,明白主播接下来就是对他们的审判。

他们已经尽量降低存在感了,从来没有在弹幕上发言过,可到底还是逃脱不了最终的命运。

他们无比自责,对不起列祖列宗,没有守护好祖宗留下的江山。

现在主播要当着列祖列宗的面讲述这段屈辱的历史,他们已是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无颜面对大清的列祖列宗。

除了大清的皇帝对晚清发生的事感兴趣,其他各朝的皇帝也同样感兴趣。

这些皇帝非常好奇,大清是如何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一步一步被外国列强搞得支离破碎的。

明明雍正创造了那么好的形势,一个摊丁入亩的政策理应让清朝更加强大才是。

他们倒不是同情清朝的遭遇,完全就是为了留個心眼,以后和外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

苏晨解答完了大家的疑惑后,就开始回答雍正提出的问题。

“清朝晚期发生的历史大事件非常多,主播讲述一些比较重要的历史节点。”

“主播就先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讲述,因为它是封建中华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历史意义尤为重大。”

“第一次鸦片战争,指的是十九世纪中期英国政府对清政府发动的大规模侵略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发生,背景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国际大背景。”

“十九世纪初期,欧洲各国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主义思想熏陶后。”

“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科技水平快速提升,主要的欧洲列强法国等国加快殖民扩张。”

“同时大工厂工业逐渐取代小作坊式的手工业,其中不仅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进口,还需要将大量的加工品销售出去,以此维持资本主义扩张。”

“这一历史时期的欧洲殖民情况不是特别理想,美洲、亚洲、大洋洲的可殖民土地都被瓜分殆尽。”

“欧洲境内的人口和消费市场有限,无法堆积大量的工业成品,于是列强转而向较为封闭的大清帝国开辟市场。”

雍正第一次鸦片战争也就是说还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吗

光是听这战争的名称,他整个人都不好了,脸色彻底垮了下来。

不用猜也知道,两次鸦片战争肯定以大清帝国的战败而告终。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主播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定义。

通过走向半殖民地这一表述,他就已经可以大致想象得到大清晚期面临的亡国危机。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他才万分痛心,无法接受这一事实。

大清作为天朝上国,拥有灿烂的中华文明,可却遭到外国蛮夷的殖民,这让他如何能接受

一想到他辛辛苦苦治理大清江山,好不容易把大清江山带到了巅峰。

可却被不肖子孙搞成这副模样,连一个家都看不好,被外国肆意凌辱,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对这个英国的记忆很深刻,圆明园的珍宝就是被英国抢到大英博物馆的。

尽管他知道大清晚期不会有好消息,可这才刚刚开始,就让他有些遭不住了。

“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封建国家,人口众多且地大物博,但在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由盛而衰。”

“嘉庆、道光年间,清朝内部起义不断,清廷为镇压起义而花费大量国库银子,致使1820年道光帝继位时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同时清朝人口飞速增长,至1830年已经增长到四亿左右。”

“而耕地面积增长有限,因此出现人均耕地不足、民众生活疾苦的现象。”

“此外,清朝长期施行闭关锁国政策,缺乏与国际世界的联系,统治阶级固步自封,无论是科技还是思想均落后于世界水平。”

“且统治阶级大肆兼并土地导致土地集中化,大量自耕农沦为佃农或流民。”

“再加上战前鸦片输入的逐年增多,导致白银通过鸦片大量外流且银贵钱贱。”

“农民赋税负担加重,各省积年拖欠田赋税课,国库收入受到严重影响。”

“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清朝军队武备松弛且纪律败坏,二十多万八旗官兵和六十多万绿营官兵战斗力较弱。”

“军事操练的质量,官兵的身体素质以及武器装备的质量逐渐下降。”

朱棣果不其然,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导致清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他很早就在思考清朝灭亡的原因,好给大明王朝以警示,避免将来有一天重蹈覆辙。

在天幕之前播放的大英博物馆视频中,他就有粗略的了解到英国通过枪炮大肆侵略中华大地。

那个时候,他就在思考,英国距离清朝相隔万里之遥,怎么就把清朝打得丢盔卸甲。

按理来说,英国运输兵力到万里之遥的清朝都困难,更何况在清朝的主场地攻破北京城。

唯一的解释就是英国的枪炮太厉害,远超清朝的武器,这才轻而易举的洗劫了北京城的圆明园。

而之所以造成双方实力悬殊,在于清朝对英国的发展一无所知。

要是清朝老早就知道英国有如此厉害的武器,肯定也会想方设法的搞到这些枪炮,不至于在主场地输得如此之惨。

而归根结底,清朝施行闭关锁国彻底断绝了外界的联系,这才对英国的发展毫不知情。

这让他暗暗警醒,大明朝不能故步自封,以免将来哪一天步了清朝的后尘。

“鸦片战争前的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最强大的、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经过1640到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后初步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资产阶级政府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开始实行殖民掠夺政策扩张殖民地。”

“十八世纪末期到十九世纪初期的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从纺织部门扩大到机器制造业、运输业、冶金业、煤炭业等部门。”

“到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占据世界工业垄断地位。”

“1840年左右英国的工业生产占全世界工业产量的近一半,在此工业基础上英国建造更多的战舰和商船,确立海上霸权的地位。”

李世民一切都对上了,之前主播就有播放珍妮纺纱机和蒸汽火车的视频,开启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珍妮纺纱机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他那时还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毕竟英国开启工业革命那是英国的事,距离神州大地十万八千里之远,两国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

但是现在看来,他完全小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威力。

英国正是通过工业革命才强盛,把势力触角伸到全世界各地,清朝也不能幸免。

这一刻,他不禁对英国万分好奇,想知道英国是怎么做到这一步的。

毕竟按照历史轨迹,大唐哪怕到了鼎盛时期,也做不到独霸全世界,把势力触角伸到全世界各地。

不过他也不着急,想来很快就可以知道英国的所有信息。

等主播海量的书籍到位,肯定可以找到关于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秘密的书籍。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和鸦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8世纪晚期,由于英国王室贵族推崇和喜爱茶叶,英国东印度公司从清朝大量进口茶叶并销往英国本土。”

“伴随着英国的茶叶消费群体逐渐扩大,茶叶在中英贸易中逐渐取得支配地位。”

“但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白银不断流入中国而较少流出,致使英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

“为扭转局面英国选择主要出口棉花原材料,十八世纪后期英国对中国的棉花总出口额达到年均三十万两白银左右。”

“但很快英国国内纺织业迅速发展,同时工厂原材料需求飞速增长,大部分棉花都流入英国本土,英国对中国贸易依旧处于逆差。”

“于是英国将目光转向鸦片贸易,由于控制全球最大罂粟种植区域印度、中亚,英国东印度公司又取得对华鸦片贸易的垄断权。”

“大肆通过旗下附属的商船和走私商人向中国倾销鸦片,致使大量白银从清朝流出。”

“截止1838年,英国对华贸易中鸦片出口额的比例已经占据总出口额的一半。”

“加上走私成本缩减,英国逐渐完成扭转贸易逆差。”

“1838年,鸿胪寺卿上书道光帝,详细陈述吸食鸦片和鸦片买卖的危害,并建议严厉打击鸦片走私和对吸食者处以重刑。”

“道光帝随后将此事交由各省督抚讨论,各省督抚在禁烟一事上达成一致意见。”

“同年六月,时任湖广总督林则徐上书回复奏折,陈述鸦片的危害并根据自己在湖广总督任内推行的禁烟政策提出六条禁烟的方案。”

乾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朕早就知道欧洲那些国家没有一个好东西。

他对外国一直保持着警惕,特别是欧洲那些国家,所以不愿意和他们接触。

现在看来,果不其然,他一点也没有看错。

英国把鸦片倾销到大清帝国,用心之险恶可想而知。

罂粟这东西具有成瘾性,用罂粟制成的鸦片把他的大清子民搞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他对英国痛恨的同时,也对皇孙道光气不打一处来,有些恨铁不成钢。

大清子民长期吸食鸦片,大清江山的根基也会被蛀空。

这么浅显的道理,怎么道光就一点也看不出来,反而放任英国对大清倾销鸦片。

虽说后来道光醒悟过来下令禁烟,但英国对大清的贸易总额中鸦片占了一半,已经为时已晚。

不过一想到那个时候英国的实力已经明显超出清朝太多,能否拒绝已经不是大清说了算的,他就不免深深的叹了口气,一种无力在心中蔓延。

“之所以英国和清朝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这还要从虎门销烟开始说起。”

“1838年11月,林则徐进京被道光帝授予钦差大臣一职,前往唯一的通商口岸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

“此时广州私人商行为保障自身利益而共同成立公行,由于公行能减轻官府管理的负担而得到清政府的支持,是广东通商口岸负责对外贸易的垄断组织。”

“因此欧洲商人想要在广东通商口岸进行正规贸易,就必须要找公行作为中介。”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并与时任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广东水师提督紧密合作,加紧督促禁绝吸食鸦片。”

“同时照会英国等欧洲商人遏制鸦片走私,并且责令英国商人在时限内交出商船上携带的所有鸦片。”

“但英商因缴烟期限已至而只交出少量鸦片,于是林则徐逮捕涉事英商。”

“1839年4月,时任英国驻华最高领事、与林则徐商讨鸦片贸易的义律被清军困在广州商馆。”

“义律被迫答应林则徐缴纳鸦片,并向英商宣布承诺交出所有鸦片,并由英国政府承担商人损失。”

“义律通过外交辞令将在中国走私的鸦片从商人私人财产转变为英国政府的公共财产,为之后发动贸易战争埋下伏笔。”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接到道光帝的圣旨后会同广东各级官员,在虎门海滩用海水浸化法销毁收缴到的二万二百八十三箱鸦片。”

“广东民众、外国商人、领事、传教士纷纷前往观看,直到6月25日全部销毁。”

“之后林则徐请外商检查销毁情况,并照会此前有过鸦片贸易的英国商人,要求其出具保证书,承诺不再向中国出售或走私鸦片。”

“义律出于保证英国利益的立场,发布官方声明拒绝出具保证书,并从广州将大部分英国商人带回澳门。”

刘彻林则徐是民族英雄,只可惜清朝实力太弱,完全不是敌人的对手,致使虎门销烟昙花一现罢了。

林则徐为了老百姓着想,在虎门大肆销毁鸦片,他还是非常看好此人的。

但令他惋惜的是,清朝不给力,让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努力付之东流。

他看得很清楚,正是因为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才有了之后的英国和清朝的战争,要不然也不会叫第一次鸦片战争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