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玄幻小说>烽火明朝> 第一百五十六章 底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六章 底牌(1 / 2)

按照万军的印象,主体汉民一直是任劳任怨,为国牺牲的主体,对少民进行优待安抚是大国气度,也是安定边地之法。

文安之问如何给少民分地,万军按照后世经验道,“少民分地进行优待,分好地,每人再多分给五亩地。”

谁知文安之连连摇头,崔子义也连声道,“不可不可,如此为之,天下万民如何看?”

万军道,“怎么能这么狭隘,优待少民,一视同仁,才能让他们感恩戴德,永不叛乱。”

文安之起身,朝万军抱拳深揖,“元首,文某想给元首讲两个故事。”

说罢,自顾自开始讲,“当初司马氏建立晋朝之后,大量内迁北方胡人,惠帝时,太子洗马江统上书,请朝廷把胡人都迁到长城之外,可是惠帝不听,后来北方的胡人大乱,整个中原血流成河,长江以北几乎再非汉人所有。”

“后来大唐之时,唐军击败突厥,再次将胡人内迁,为了笼络人心,保全突厥习俗,给予极其优厚的待遇,赐物给银封官,当时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有一半以上是胡人,然而突厥依旧先后叛乱,最后胡将安禄山、史思明之乱持续八年,大唐从此一蹶不振。”

文安之平复心绪,缓缓道,“当初唐太宗讨论如何安定边疆,中书令温彦博与秘书监魏征争论不下,最后唐太宗采取了温彦博内迁胡人之议,如今温魏之争又起,我文安之愿效仿魏征,以死劝阻。”

说罢,猛地转身,便要用头去撞桌角。

万军离的最近,一见文安之如此,连忙一个弓步上前,眼看已经来不及拉住,只能侧身向前,用身子挡住文安之。

文安之一头撞在万军身上,跌坐在地上才回过神来,见万军捂着胸口,脸上痛的龇牙咧嘴,直吸凉气。

章胜、崔子义和谢小妮已经奔了过来,谢小妮扶住万军,不停的关切询问伤到哪里。

崔子义看了看文安之,见没有受伤,又过来探查万军的伤势,“幸好,没有伤到骨头,不然麻烦就大了。”

万军缓了一阵,“我说你那么激动干嘛,这不是还在商议,怎么就要死要活的。”

文安之趴在地上,“五胡乱华,安史之乱,这些历史殷鉴不远,文某一时心急,元首恕罪。”

谢小妮扶住万军坐下,转身怒气冲冲的对文安之道,“你这老家伙,要是把我家大人撞坏了,我跟你没完。”

万军伸手拉了拉谢小妮,“我没事,文老忠公体国之心可以理解,诸位都坐下,接着议事吧,小妮唤人进来,换些茶水。”

歇息一阵,万军觉得胸口好了许多,众人接着议事。

文安之情绪有些低落,开口道,“大唐贞观年间,阿史那社率叛乱,夜袭唐太宗营帐,唐太宗醒悟错用温彦博之策,曾言‘中国百姓,实乃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不过是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几失久安之道’。”

“优厚少民之策,元首是要超过大唐吗,若是不能超过,元首为何自信安史之祸不会再次发生?”

万军一时拿不定主意,揉了揉胸口

道,“此事回头再议。”

文安之倒是颇为拘谨,闻言朝万军拱手,便不再说什么。

崔子义道,“澳门来的红夷人等候多日了,元首何时见他们?”

说起葡萄牙人,万军的许多想法,实施起来一没有人力,二没有资源,培养华夏研究院数年,虽然有些进展,不过速度太慢,若是能借西方人的力,说不定能够事半功倍。

“看来余胜秀出使葡萄牙人谈的不错啊,那就明日见他们。”

诸事议罢,已经是午后,和王欢一起用过饭后,万军叫来赵光远,和他说起带兵去增援淮安府的事。

赵光远没想到,万军说让他去带兵这么快就有回应,欢喜不已道,“末将一定效忠大人,万死不辞!”

不过很快,万军的话音一落,赵光远脸上的喜色消失,“什么,大人要我领一群只有左手的兵?”

万军解释道,“这些都是去年在重庆征集的,算起来当初你护送公主去重庆时,这些人多半曾和你有过一面之缘。”

赵光远连连摇头,“战场厮杀乃是生死相搏的事,他们只有左手怎么打仗?”

万军道,“他们都经过近八个月的训练,相比一般的华夏军,训练时间增加了一倍,战斗力你可以放心。”

赵光远哭丧着脸,“大人拿我开玩笑,带着一支残疾军团,今后传出去,我赵光远岂不是成了残疾将军,求大人给我一支真正的军队,光远一定不辱使命。”

万军见好说不行,只得拉下脸,“左手军都是掷弹兵,是我留在关键时候用的王牌,你这是质疑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