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玄幻小说>大隋草头兵> 第322章 拥兵自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2章 拥兵自重(1 / 2)

大业十二年(616年)。

二月,翟让、李密亲率精锐部队七千人,从阳城北开拔,翻过方山,进入罗口,攻击兴洛仓,旋即攻下,打开粮仓各窖,任由百姓随意搬运。

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派兵征伐,不过旬月已是大败,瓦岗军声威更胜从前。翟让于是推举李密充当盟主,上尊号“魏公爵”。二月十九日,设立高坛,李密就此登基,改称魏公爵元年。发布命令文书,自称“行军元帅府”,设立长史以下文武百官,设立三署六禁军,同时任命翟让为上柱国、司徒,封东郡公爵。

消息传出,天下震惊,全国各地无不争相呼应。各地反贼首领争相投奔,络绎不绝,短短数月,李密的部众已是多达数十万人,先后攻克安陆、汝南、淮安、济阳等地。黄河以南郡县,大多数皆都归附了李密。唯余东都洛阳以及周边郡县还在大隋掌控之中,但在李密兵威之下,已是显得摇摇欲坠。

同年三月,涿郡虎贲郎将罗艺假借在外剿匪,召集部众,扬言道:“我等讨伐盗匪,屡次建立功勋。如今涿郡城中粮食堆积成山,涿郡留守赵什柱操持大权,却不肯发放赈济灾民,怎么能够鼓励在外出征的将士?”

众将士群情激奋,齐声鼓噪下都随罗艺回军。涿郡郡丞出外相迎,罗艺突然翻脸将其抓捕,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城中,掌控了所有大权,赵什柱等留守将领猝不及防,粉粉投降。罗艺遂打开粮仓,救济贫穷灾民,境内百姓无不叹服。一时间,声威震动涿郡内外。

不消数日,罗艺兵锋所指,诛杀了不愿屈从的渤海郡郡守唐玮等数名官吏,免除了柳城郡郡守杨林浦的之物,改柳城为营州,任命襄平郡郡守邓嵩充当营州总管,而罗艺自己则自称为幽州总管,从此对大隋王朝貌合神离。

四月,反贼首领窦建德,在乐寿建立高台登基,自称“长乐王”,设立文武百官,年号“丁丑”。淮南反贼首领杜伏威率兵大破隋将陈棱所统率的八千宿卫精兵。乘胜追击连破高邮等郡城,最后占领历阳郡,自称总管,以辅公佑为长史。

同时间,草原上突然骤起波澜。始毕可汗旧伤复发,病重垂危,乃至人事不醒。阿史那咄苾与阿史那埃利佛两人为了可汗之位,大打出手,突厥人内部遭受严重打击。铁勒九姓联盟趁此良机,联手进攻突厥人,意图一举成功。

关键时刻,始毕可汗清醒过来,将可汗之位传与阿史那埃利佛,是为处罗可汗。借组哀兵之势,突厥人重振雄威,将铁勒九姓联盟杀的落荒而逃,四分五裂。自此,数年之久的和谐再次被打破,突厥人重新拥有了对草原的控制权,但因为连续征战,损伤惨重,虽然眼睁睁看着铁勒九姓联盟败退,但终于还是在可敦的主持下接受了和解。

五月,阿史那咄苾率兵进犯太原。唐国公李渊借此机会,命令刘文静伪造诏书,征集太原、西河、雁门、马邑四郡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子,全体入伍参军,准备迎击突厥人的进犯。

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看到李渊所掌控的军队日益扩大,已是有了疑心,怀疑李渊图谋不轨,但又查无实据,遂准备在晋祠祈雨之时,对李渊突然袭击。但此计却被晋阳乡长刘世龙查知,暗中提醒了李渊。

五月十四日晚,李世民在晋阳宫城外设下埋伏。次日清晨,李渊找借口将王威高君雅召集起来,旋即拿获,诬陷两人与突厥人勾搭成奸,认贼作父,意图将太原拱手相让。两人自然不甘,但李渊早就胸有成竹,遂将两人关押入狱。

两日后,近万人突厥骑兵攻击晋阳,轻骑兵从外城北门而入,又从外城东门而出。李渊设下空城计,突厥人惊疑不定,不甘进逼。军民皆都听信李渊所言,深信王威高君雅两人通敌叛国。随即李渊将两人斩首示众,于深夜秘密遣军出城设伏。同时做出大举增援的意图。突厥人更是不敢轻举妄动,在遭到城外隋军埋伏之后,顿时心生畏惧,只是在城外大肆抢掠两天,随即远遁。

自此,唐国公李渊全面掌控了河东数郡,风头一时无两。再加上原本就风言风语的木子李童谣,气势之盛,更是直逼瓦岗李密。

六月,朔方鹰扬郎将梁师都在东突厥阿史那咄苾的支持下,设计斩掉郡丞唐世宗,夺取郡城,自称“大丞相”。

不过半年时间,中原大地上风起云涌,变幻莫测。但此时的山东地面,却是显得风平浪静,似乎与这个乱世根本没有任何牵连一般。

北海郡,总管府,议事大厅。

辽东军上下重要人物济济一堂,正在商讨大事。其中,镇守辽东与百济新罗的王猛周文博等人赫然也在座,再加上徐庆王思晨以及满脸不耐烦的老道谢弘等人,可以说,这是辽东军历史上最为齐全的一次军事会议。

此前,长孙无忌与魏征两人已经向众人介绍过如今中原态势。当听闻说天下已经大变,四处群豪纷纷自立门户,而当今圣上杨广却还是在扬州目迷五色,根本无心打理朝政,众人不免吃惊非小,对杨广的所作所为甚是感到不解。

惋惜归惋惜,但正所谓英雄出自乱世,在场的都是当世豪杰,又加上随着杨戈南征北战,这胸襟可就比一般人要宽广的多。逢此乱世,若说是心里没点野心,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而历数当今天下群豪,众人无不兴奋的发觉,辽东军无疑也算得上是一股颇为可观的势力。单单从占据地盘面积而言,还能有哪里能比得上山东辽东两地再加上那整个朝鲜半岛呢?坐拥如此实力,自然就有了争霸天下的实力。

于是,众人看向杨戈的目光也不免显得热切了一些。尤其是王猛与周文博,这两人的目光更多添了一些内容。

虽然两人早就放弃了与杨戈争雄的念头,也早已经心甘情愿的做杨戈的手下,但内心深处,也隐隐将自己看做是一方诸侯。何况两人心里都明白,杨戈如今的安排已经很清楚的说明了他的态度,若是杨戈真的能成了天下共主,辽东自然会交给王猛,而百济新罗两地也将会是周文博的天下。有他们两人永镇北方,中原更是万无一失,这恐怕已是他们三人心中的默契了。

杨戈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目光,他自然明白,这些手下心里想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想博个开国功勋的身价。前几日已经有人向他提出,建议让他称王,但被他婉言谢绝了。

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房玄龄的身上,不由得微微一笑,开口道:“房大人,中原移民事情现在进展如何?”

谁也没想到的是,杨戈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关于移民事情,都不由愣住。房玄龄却是暗自点头,对杨戈的关切很是赞叹。要知道,这中原移民的事情看着与如今中原乱象关系并不怎么密切,但却关系着辽东以及朝鲜半岛的局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