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网游小说>红楼小丫鬟> 119、06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9、068章:(1 / 2)

琳琅并不知王夫人和凤姐仍旧留下了甄家的东西, 倘若她知道, 也只能叹息一声,说是自作孽不可活,她劝谏如斯, 已是足够了,毕竟她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

杨海出征的这日, 停了几天的秋雨忽而又缠绵淅沥起来,带着点点凄清。

琳琅不免心生几分伤感, 不知这一次, 他是否能平安归来。

柳湘莲性子不羁,并没有投效军前,在京城住了几个月, 便告别众人, 依旧远行。薛蟠十分不舍,几度挽留, 又要跟去, 还是宝钗道:“哥哥如今忙着娶亲,如何能出门?”

闻听此言,薛蟠只得罢了,送了柳湘莲出城数十里方回来。他如今已经说定了桂花夏家的小姐,名唤夏金桂, 生得鲜花嫩柳一般,也曾读书识字,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儿, 素来娇生惯养,夏家也慕薛家皇商的名分,两家又是老亲,便早早定下,是年进门。

琳琅听鸳鸯说起夏金桂进门后,嚣张跋扈,颇有凤姐之风,弹压得薛蟠不敢反驳,不禁一笑,继而叹道:“这便是不曾详加打探便结亲的后果了。”

鸳鸯点头道:“可不是。不但作践香葵,连姨太太都不孝顺。也幸亏当年薛大爷纳妾时,二太太劝姨太太只把香葵开了脸儿放在屋里,并没有姨娘的名分,不然,岂有不更闹的?”

琳琅微微一笑,这是自然,没有哪个大户人家在娶亲之前给儿子纳妾,让新媳妇没脸。

鸳鸯又道:“倘或姨太太给薛大爷娶亲,也像邢大姑娘一般知根知底,哪里会有今日?偏他们见邢大姑娘家一贫如洗,才说给薛二爷。老太太常说,不过是自作自受。”

提到邢岫烟,不免想到薛宝琴,琳琅问道:“琴姑娘还住在府里?如今京城里也有一个梅翰林,却是寒门出身,我们也有过来往,他家的公子我见过,极清俊模样儿,今年才十三岁,倒和琴姑娘年纪相仿,只是,没听说他们定了亲。”

鸳鸯嘻嘻一笑,道:‘我也不知是不是这家,只记得和荣国府上有几分交情。说来也奇,前两年琴姑娘才多大就进京发嫁?那年三姑娘才十二岁,她就更小了。偏梅翰林家外放,两下错过,又将一个痰症的娘留在南边不进京做主,连薛二爷定亲,也是薛家姨太太做主。”

琳琅道:“这些无头公案,你问我,我如何知道?”

鸳鸯也只是纳闷,见她也不知,遂丢开不提,说起在贾家见闻,不觉叹道:“老太太在家里不若往日了,太太撵了那么些丫头出去,老太太知道后,也只能妥协。晴雯、四儿、芳官都在被撵之列,那些唱戏的小女孩子们一个都没留。”

琳琅敛容,忙问道:“撵出去后呢?你说你打听着帮衬,我便没叫人再去。”

鸳鸯道:“芳官几个回到家里,闹得不成样儿,她们骄纵惯了,哪里容得干娘们打骂?因此绝食,又求了恩典都出家去了,竟和东府里三姐儿是同一个尼姑庵,幸而几年前出了些事,如今的尼姑庵倒还干净,也不敢作践小尼姑,只靠化缘度日,不大得大户人家青睐。”

琳琅叹道:“她们只道空门干净,哪里知道空门未必空,吃苦受罪在后头呢!”

鸳鸯听了,不禁也有些担忧。

琳琅却知道他们人力有限,并不能人人都帮到底,毕竟人各有志,遂问道:“其他人呢?”

鸳鸯方道:“至于晴雯,也不知谁跟太太告状,说她撺掇着宝玉装病不上进,勾引宝玉,打骂小丫头,不服袭人管她,越俎代庖撵了坠儿出去,用一丈青扎得手上都是伤,坠儿的娘一番哭诉,太太最看不惯这样的丫头,因此勃然大怒,撵出去时连一件略好的衣裳都不叫穿出去!宝玉竟成了傻子一般,眼睁睁瞅着晴雯被强行拖出去,连话也不敢多说一句!”

说完这话,她便一阵冷笑。

琳琅淡淡道:“太太做主,宝玉能说什么?好比从前金钏儿被撵出去的时候,虽说金钏儿也有过,可宝玉何尝没错?有甚作为?不过金钏儿死后滴几滴眼泪,再去祭奠一番罢了。”

鸳鸯道:“正是这个话!别看着宝玉房里如今只剩袭人麝月秋纹几个,可也未必都能留下!晴雯出去时,病得厉害,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偏家里有一个醉酒的表哥,和一个轻薄无行的嫂子,哪里理她?倒将袭人悄悄打点了送去的晴雯积攒了几年的衣履簪环约有三四百金占为己有。还是我打发人请了个大夫给她看,我原想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谁知治得病治不得命,死的时候口口声声只叫着宝玉的名字,身上还穿着一件宝玉的旧衣裳!”

琳琅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忧伤,道:“这丫头,并不是得了绝症,死得也太不值了些。”

鸳鸯道:“可不是!她死后,宝玉不过哭一场,写一首什么芙蓉女儿诔挂在芙蓉枝上来祭奠她,小丫鬟不识字,约略记得几句,传了出来,有说他好的,也有笑他痴的。”

琳琅把玩着身畔几上的一瓶红枫,枫叶如火似血,好比流尽了的女儿泪。

说话间,翠儿进来,静静地听她们说完,才上前道:“奶奶,行囊都收拾好了,老太太已经看了一遍,打发我来问奶奶什么时候再检视,若缺了东西,好添上。”

琳琅正欲回答,鸳鸯奇道:“姐姐这是去哪里?”

琳琅先吩咐翠儿道:“既然老太太已经看了,我就不看了,只冬衣多收拾两箱子,各色果子点心蜜饯多预备些,除了这些,别的也不必十分预备,横竖在乡下也用不到,倒惹眼。”

翠儿答应一声,去杨奶奶屋里回话。

琳琅待她去了,方回头对鸳鸯笑道:“你姐夫一去一年半载不回,我们在城里除了应酬交际,也没什么大事儿,便想着去乡下老宅过年。小豹子长到如今快一岁了,还没回去过。”

鸳鸯不舍,道:“姐姐什么时候回来?”

琳琅想了想,道:“正月回来,还得请各家吃年酒呢!”

鸳鸯笑道:“我倒忘了,咱们家在那里都有宅子地,离得又不远,也有人看着,我若想姐姐了,也能坐车去看姐姐。”

琳琅忙道:“你身子重,可仔细些。”

鸳鸯心里十分熨帖,道:“我知道,自然会小心。姐姐临走前,可还去贾家?”

琳琅挑眉一笑,道:“要去一趟。”

鸳鸯叹道:“我听平儿说,荣国府里竟大差了,不但偷了老太太的东西当,如今连一支略好的人参都寻不得了,还是宝姑娘想法儿,从他们家相熟的参行里拿来的。我听闻此事,立即就送了两枝野山参过去,老太太家常也要配药呢!”

琳琅道:“老太太疼你一场,这是应该孝敬的。”说着,也打算去贾家时送王夫人一些。

鸳鸯不免红了眼眶儿,道:“便是老太太待姑娘们,也没像待我这么好,现今我不能服侍她老人家,唯愿她老人家长长久久,长命百岁罢了。”

鸳鸯去后,第二日琳琅别过贾母并王夫人等,方合家出城。

琳琅和杨奶奶一家四口共坐一车,四个丫头坐一车,两房下人跟车,行李东西并不多,离村子还有几里远,黄叶村的老人们便带着一干村民村妇来迎,他们村里出了杨海这么大的官儿,只觉与有荣焉,收税的小官儿们也不敢多收他们东西。

琳琅忙下了车,道:“该我去拜见才是,怎当得起老人们来迎?”

白氏年年倒常进城,也看望过他们,便先笑道:“你们好容易来一趟,又是那么大的官儿,怎么当不得?况且车里还有大娘呢。可惜没见海哥儿。”

琳琅道:“大哥今年又出征了,等他回来,再来拜见家里各位老人家罢!”

众人听了都道:“自然是前程要紧。”

琳琅心中苦笑一声,正要说话,忽然感到一股嫉恨的目光激射而来,转头往人群里看去时,却见到安贤之母杨氏和安贤之妻沈氏苍老了许多的面容和迅速收敛的眼神。

她们如斯,琳琅并不在意。

去年怀着小豹子,可安惠成亲的时候她也打发人来送礼了。安惠已经二十好几了,只顾着左挑右选,谁又能看中她这么个老姑娘?纵是家里出了个秀才,也没人上门提亲,最后只好许给邻村一个丧妻的鳏夫,家里倒有几亩地,也开了一家卖肉的铺子。

白氏一眼瞥见,狠狠瞪了过去,方悄悄跟琳琅道:“安贤至今还没考上举人。”

琳琅轻笑,并没有接话,这个她也知道,只问道:“红袖可还好?”

白氏道:“红袖也来了。”说着对人群招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