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家底不错的,便只当成一个谈资听听。
“老伙计们,你们思想拐偏了。”有个衣着不凡的男子说,“抄书都是小事,你们忘记了最重要的——巾帼馆真正要起来了。”
“这话怎么说?”
男子不愿多说的样子,百姓们追问,他不得不多说了两句:“以前巾帼馆都是躲着的,恨不得大家都看不见它才好,如今呢?”
意味不明地说了这么一句,男子转身就走:“闲着也是闲着,我继续跟上去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热闹可看。”
有人让男子多说一句,男子回头神秘一笑,说:“家里若是有女孩子的,赶紧送去巾帼馆,省得以后后悔。”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男子为何这么说,有心想问,男子却已经没入人群中了。
柳臻在楼上,可是楼下的议论声太大,她被迫地听了个全——她是没有吩咐过,她怀疑这人是太后找的人。
那人面白无须,声音也比较轻,柳臻怀疑他的身份。
不过,如果百姓们对这次的事确实比较关心,又能一改对巾帼馆的固有印象,倒是可以趁机取消给下丁班十两银的规矩。
往后巾帼馆要用钱的地方会越来越多,而且她有信心巾帼馆不必用钱来艰难地吸引人,没必要再花这没必要的银子了。
至于什么时候决定,还要看后两日的效果了。
第二日同一时刻,又一阵敲锣打鼓声惊动了周遭百姓。
一辆辆板车慢慢行驶过去,看着上面的东西极有分量,一打听,原来板车上的箱子里装的都是书,望着成箱子的书册,老百姓们狐疑极了:“木兰院?”
“是呀,这木兰院是什么,诸位兄弟知道是什么地方吗?”
“木兰院你们都不知道?”一个少年走过来,“你们也太孤陋寡闻了,这木兰院可有名了。”
“小兄弟你知道?”
“那是自然。”少年点头,“木兰院在许多地方都有分院,与正威书院僻而为邻,旁边又有正威镖局保护两院安全,当地百姓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