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玄幻小说>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66章 泰山封禅,盛唐风华(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泰山封禅,盛唐风华(求月票)(1 / 2)

泰山封禅——

这对于任何一位皇帝而言,都是无上的荣耀。

李治自然也是无比在意。

甚至就连他的身体都有了些许好转,于朝堂之上开始和众臣商量起了此事。

他自然想要前去。

但对于他而言心中却同样也有着顾虑。

那就是连李世民都没有去封禅,他真的有这个资格嘛?

贞观一朝的影响太大了,甚至李治都清楚的明白如今大唐的盛世多是在贞观朝时所建立的基础。

若无李世民确定方向,若无李世民晚年时的高句丽之战。

大唐真的会如此顺利的发展嘛?

这一切都是问题。

同样也是李治的心结之一。

但无论是朝臣也好,亦或是武则天也罢都在劝他,但李治心中却始终都有着疙瘩在。

到了最后甚至就连顾靖都在劝他。

按照顾靖的想法而言,此时行封禅之事亦是对李世民的一个告慰。

没错,顾氏支持这次封禅。

不仅仅是因为当前大唐的国力已经完全足够了,同样也是想借此机会告慰顾氏的一代代的先人。

这条路对于顾氏而言实在是太过于艰难了。

跨越了数个朝代,跨越了十余代人,才从这条路上走出去,自是要用一场盛大的仪式来告慰那一代代先人。

而在所有人的劝说之下。

终于,就在永徽十一年春之时,李治答应了此事。

这一场封禅注定惊天动地。

因为大唐如今的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历朝历代,那来自四方的藩属外商更是远非前朝可比。

当皇帝东巡泰山封禅的旨意正式颁下,整个帝国就宛若一个机器一般,迅速开始围绕着此事运转了起来。

根本没有人会去做什么手脚,因为所有人都在期望着这一天。

这可不仅仅是独属于一个帝王的荣耀。

能够进行泰山封禅,便已经说明了当前国力的伟大,这和他们所有人都有着关系。

永徽十一年,冬。

车驾自东都洛阳启程,其仪仗之煊赫,队伍之绵长,史所罕见。

皇帝与皇后的玉辂、金根车居于核心,其后是皇太子、及当朝太傅顾靖、诸王、公主的华丽车驾,再后是文武百官、宫廷卫队、仪仗卤簿。

这仅仅是中枢队伍。

除此之外,卫兵、侍从、役夫、乐工、僧道、各国使节随行人员,总数竟达数十万之众!

沿途州县,提前数月便开始征调民夫整修御道、桥梁,设立行宫、驿站。

为供应这支史无前例的队伍,粮秣物资堆积如山,车马牛驼络绎于途。

在原本历史之中,对于这一次泰山封禅的记载便是“从驾文武仪仗,数百里不绝”,更别说如今已经更加强盛的大唐了。

这种对比在顾易眼中是十分鲜明的。

他已经见证了几次封禅!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详细感觉出如今大唐这次封禅的规模到底是有多么的骇人。

突厥、契丹、奚、室韦、靺鞨等北方草原部族的可汗、酋长,身着皮裘,佩着弯刀,跟在队伍后方。

他们其中有不少人如今已经渐渐有了被同化之象,这种装扮也唯有在这种场合才会再次被穿上。

除此之外,新罗、百济、高句丽、倭国、林邑、吐蕃等诸国的王子、使者,穿着色彩鲜艳的异国服饰,捧着奇珍异宝,恭敬地跟随在队伍之中。

这种场面甚至都让顾易的心中激荡了起来,这是一件能够让九州子民感觉到骄傲的大事!

泰山脚下,万国衣冠,济济一堂。

不同语言、不同服饰、不同信仰的人们,怀着敬畏与朝圣的心情汇聚于此,只为见证并参与大唐天子祭告天地的神圣时刻。

这场面,恢弘壮阔,气象万千。

将“天可汗”的威仪与大唐“海内富实,路不拾遗,行旅不赍粮”的盛世图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其中或许是有人被迫,或许是有人自愿。

但此时此刻又有谁会去在乎这些?

值得一提的是——

李治显然也是清楚顾氏的一概传承,在队伍之中有着不少的画师,就是为了用来专门记录这注定会载入史册的一幕。

数百画师作画,李治又从中挑选出最为优秀的两幅,随后皆在其上盖上了传国玉玺的大印。

一幅赐给顾氏。

而另一幅,他决定要挂在凌烟阁之中,就是为了告慰李世民。

——举世瞩目。

在当前大唐这种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次的泰山封禅所造成的影响同样也会远超以往。

这是民族自信的提升。

那种源于骨子里因为身为九州子民而感觉到荣耀。

这一切虽然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完全不可能发生,但是在如今的大唐则完全不同。

在原本历史之中,对于真正身为普罗大众的百姓们而言,哪怕就算是吹上天的盛世,但因为生产力摆在那里,也会为了温饱而踌躇。

但如今呢?

大唐的兼容制度正在稳步发展,对于很多人而言只要会写字会流利说出九州话,便已经值得让很多人关注了。

更不要提如今愈发完善的教育制度了!

这就是如今的大唐!

而同样的,百姓也不会忘记顾氏。

虽然如今的顾氏再也不似前汉之时,那种动不动便会影响整个天下,被所有人所铭记。

但顾氏的声望摆在这里。

这种数百年的积累,已经给予了顾氏向下发展的底气,这种影响虽然如今看起来并没有什么。

但只要如此的秩序下去,待到将来有一日当顾氏真正遇到了威胁之后。

所能爆发出来的能量却也将远超以往!

而李治也在这一次的封禅之后,正式宣布改元“乾封”。

寓意——“乾封泰山”!

再次减免赋税,大赦天下!

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一场盛大的封禅之后,彻底到来!

时间匆匆而逝。

李治仍是未曾去干涉朝政,他似乎已经完全认清了当前大唐的定位,无需他去干涉什么,整个大唐便会沿着昔年贞观时的既定脉络前进。

这也是必然现象,御史台的出现便是李世民昔年为了整治大唐吏治。

这就是在保证整个大唐的下限。

而从御史台创立至今,整个御史台就一直掌控在顾氏的手上,大唐又岂会生出其他动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