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玄幻小说>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68章 过继太子,李弘崩(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章 过继太子,李弘崩(求月票)(2 / 2)

这是李弘自幼便有的问题了。

“诸位爱卿之心,朕已明了。”待殿中谏声渐息,李弘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安抚,也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他目光转向一旁的顾靖:“太傅啊,这朝堂政务,少不得还要托付于卿了。”

李弘没法拒绝。

这个问题若是不解决的话,在这样继续下去,绝对会引起朝堂上的变化。

想到自己那个平日里一言不发的母后,再加上自己的弟弟们。

李弘就更感头痛。

说完之后,便直接起身朝着殿外走了出去。

“恭送陛下!”

群臣们低着头齐声说道,对于李弘的这个安排没有任何的非议。

当夜,李弘召见了顾靖。

寂静的宫闱深处,唯有更漏声隐约可闻。

顾靖步履沉稳,走向天子寝殿,未及门前,一阵阵压抑的干咳声已穿透夜色,刺入耳中。

顾靖脚步微顿,喉间无声地溢出一声叹息,整了整衣冠后,这才踏入殿内。

“太傅。”

烛影摇曳,映着龙榻上略显单薄的身影。

顾靖刚踏入内室,未及行礼,李弘的目光已直直投来,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朕的身体.怕已是时日无多。”

他顿了顿,眉宇间是化不开的沉重:“这国本之事”

顾易同样也在默默看着这一幕,对于李弘的身体状况丝毫都不意外。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虽有传言指向武后鸩毒,但更多的记载凿凿表明,李弘英年早逝的根本,终究是这具孱弱的身体。

如今他能够活到现在其实便已经十分不易了。

若不是顾氏影响到了武则天的发展,免于武则天给他那么大的压力。

他很有可能活不到今天,又有何好奇怪的?

殿内一时只闻灯芯噼啪作响。

顾靖自然明白李弘此话的意思,他显然是觉着自己没有能力再生下子嗣了。

他就这样静默片刻,方才深深一揖,声音平稳却清晰:“陛下。”

“相王李旦,月前喜得一位幼子。”

顾靖并未继续说下去,但此话的意思却也已经十分明显。

其实这种事在帝王之家中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顾靖早就已经在关注这些事了。

至于人选同样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不仅仅是因为李旦和李弘两人乃是亲兄弟,在血脉上接近。

最关键的原因还是这幼子才刚刚出生。

大唐的国本风气极差,绝对不能闹出太多的乱子来。

李弘的身体状况摆在这里。

他若是年轻,或许还无需去考虑这么多,但问题是他如今的年龄也已经不小了。

选一个襁褓之中的婴儿,虽然同样也面临着各种风险,但最起码其与其父母还没什么感情。

这亦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

至于什么所谓的兄终弟及,顾靖则是完全没有这个想法。

并不是因为别的。

只是李弘的那几个弟弟顾靖都不喜欢。

李弘眼神骤然一凝,瞬间明白了顾靖此举背后的深意。

他沉默了良久。

最终,缓缓颔首:“可!”

言罢,他强撑着坐直身体,深邃的目光紧紧锁住顾靖,语气是前所未有的郑重:“太傅定要保重身体。”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字字清晰:

“若朕……当真有不测……”

“这江山有太傅坐镇,朕方得心安。如此,九泉之下,朕亦无愧于列祖列宗。”

顾靖轻轻叹了口气,亦是难免觉着有些疲惫,但还是认真朝着李弘行了一礼。

此事办的极为迅速。

短短几日之后,这刚刚出生的李隆基便被迅速送来了洛阳。

而对于李弘的这个安排,群臣们同样也没有任何非议,只是因此而察觉到了李弘的身体状况,让朝堂之中出现了不少暗中的波澜。

李弘并未耽搁时间。

虽然李隆基年龄还小,他却亦是直接将其立为了太子。

随后——

便开始再次插手起了朝政。

对于这一位皇帝,群臣皆是出自内心的爱戴,甚至就连顾靖都在劝李弘能够好好修养修养。

毕竟李隆基年龄实在太小了,本就是极为容易出现意外的时候,若是李弘再出现了意外,那可就真的闹大了。

但李弘对此的态度却是十分坚决。

他自己的身体他自己了解。

这可是从小到大便一直都有的病症,早在很小的时候他便已经开始接受了自己随时都可能死亡,更别说如今了。

能当一天的皇帝便要做一天的事。

这就是他的想法。

他不能丢了李家人的脸。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了李弘就会直接自暴自弃,他自是会之中都接受治疗,为李隆基的成长争取时间。

好消息是——

李隆基的身体竟然是真的十分健康。

哪怕是在襁褓的时候被送来了洛阳,他的身体仍是没尅有出现什么意外。

这确实是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幸运。

甚至就连李弘都因此而感到了高兴,就连身体都有了些许的好转。

这对于大唐而言绝对算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了。

与李隆基年幼无关。

这是李弘个人的魅力,在群臣心中,李弘虽然比不过李世民,但在当皇帝这方面,绝对要比李治要认真的多。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对李隆基的登场并未有过多的意外。

顾氏确实改变了很多东西。

这其实就已经让大唐少走了很多的弯路了。

李弘的身体就是如此,谁也无可奈何,最后选到了李隆基身上,也只能称之为时也命也。

时间不断流逝。

顾靖和李弘的这个决定机关并未做错,虽然李弘的身体有过短暂的好转,但就在好转之后便再次迎来了迅速恶化。

不过短短数日,皇帝竟已到了每日呕血的地步,不得不再次暂罢朝政。

这呕血的景象无疑是一个冰冷的信号,让所有人都清晰地预见了那无可避免的结局。

沉重的阴霾,再次笼罩了整个大唐朝堂。

纵然太医们倾尽毕生所学,用尽百般手段,终究无力回天。

大安四年,七月癸酉日;

李弘崩逝于洛阳宫。

谥号明仁皇帝,上庙号仁宗,遗诏托孤于太傅顾靖。

太子李隆基,即皇帝位。

(Ps: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之下,鱼万分的感谢!!!兄弟们帮鱼冲一冲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