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玄幻小说>同时穿越:都市,无限进化> 第270章 改良高产粮种 《大秦律》编纂完成【月票加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0章 改良高产粮种 《大秦律》编纂完成【月票加更】(1 / 2)

为了让粮草供应跟得上,也为了让天下百姓能吃饱饭。

陈宏决定从根本出发,解决大秦的粮食问题。

陈宏腾云驾雾,来到中南半岛,也就是大秦下面的越南。

陈宏一路寻找,终于找到了古早的占城稻。

陈宏将几棵占城稻拔出来,又收集了一些种子,走了。

陈宏继续腾云驾雾,漂洋过海,来到美洲大陆。

到了瓦哈卡河流域和巴尔萨斯河流域,寻找到了玉米苗和种子。

又去了南美大陆,到了安第斯山脉的的的喀喀湖地区,找到了古早的土豆。

又去了南美哥伦比亚到秘鲁一带的热带地区,找到了被印第安人驯服和种植的番薯。

接着陈宏又去了亚马逊雨林,找到了橡胶树。

虽然以上这些东西,都远远没有后世那样的效果和恐怖的产量。

甚至有一些还自带毒素。

不过,都没关系。

陈宏乃是基因学大师,玩弄基因很有一手。

把这些珍贵的植物和种子带回东土大秦之后。

陈宏开始闭关,使用自己超前的技术和能力,编辑基因。

把后世那些高产作物的基因通通编辑进去。

直接创造出经过无数代人改良的高产粮食作物。

那些DNA资料以及各种技术资料,其他陈宏早在研究基因的时候,顺带着学会了。

此时,陈宏改造起来,也没多大难度。

很快,在陈宏神乎其技的玄妙手段之下,新生的高产物种诞生了。

甚至为了适应北方气候,陈宏还对小麦基因进行编辑,搞出了高产小麦。

虽然经过陈宏的鉴定,人为改造的物种有些瑕疵,不如后世那些经过代代选优育种出来的苗子。

产量达不到后世那种夸张的地步。

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足够了。

陈宏将新物种的种子种在实验田里。

又亲自布下阵法,将大气中稀薄的灵气汇聚起来,提高灵气浓度,加速植物生长发育。

看着这一片片的实验田,陈宏估计还需要不少时间发育。

于是继续回去修撰《大秦律》,汲取百家智慧,完成这部注定影响深远的律法经典。

而李斯等人也在陈宏的指导下,改革吏治,设立文武科举,改革税收制度,轻徭薄赋。

大秦在陈宏的影响下,偏离了历史轨迹,走上了轰轰烈烈的变法之路。

整个大秦整体的环境变得宽松起来,老百姓的负担没有那么重了。

开始萌发出一种新生王朝该有的生机活力来,不再像以往那么压抑、死气沉沉。

就在蒙恬班师回朝不久后,陈宏就完成了《大秦律》的编纂。

这部囊括方方面面的伟大巨作,以律法的形式划定农业赋税的上限就是“十五税一”,不准超过此线,不准颁布苛捐杂税,一切苛捐杂税都是不合法的。

还第一次明文规定了贵族公卿王侯犯法,与庶民同罪,刑上大夫,不得区别对待。

不管实际做起来做不做得到,至少在明文法律上,两者是平等对待的。

这已经是史无前例的一大进步了。

虽然因为权贵拥有的太多,就算处罚一样也是不怎么心疼,甚至不痛不痒的。

甚至实际施行起来,必定是权贵有无数方法规避律法的惩罚,小民有苦无处诉说,必然吃亏。

但至少在律法层面,承认了权贵犯罪,与庶民同罪。

这样在思想上,人们就会知道权贵也是要受律法约束的。

第一步,明辨是非就算是迈出去了。

在这个时代,贵贱有种,贵人犯罪不受罚,甚至是一种大家见怪不怪的合理现象。

甚至内心承认,这是理所应当的。

可有了陈宏写的律典,大家就会知道,原来,这是不对的。

这就是一部具有思想价值律典的启迪作用。

其律法精神,足以影响一个民族千年的价值观。

这就是律典的意义。

办不办得到是一回事,应不应该、对不对,又是另外一回事。

而且有了陈宏写的律典,等到朝廷、官吏要征苛捐杂税的时候。

大家就都知道这是不对的、不应该的、不合法的。

也就有了反抗的理由,占住了大意。

陈宏在农业税上做出了诸多限制,却对商业税没有限死。

就是为了逼迫朝廷以后的征税重点慢慢转到商业上来。

陈宏相信,在他的指导下,大秦的发展速度,会以一个全世界都目瞪口呆的火箭般的速度发展。

商业繁荣,也不过眼前之事罢了。

未雨绸缪,还是很有必要的。

天下初定,百姓很是需要休养生息,废除那些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

有自己即将放出的高产粮食大招,就算征得低了点,其实收上来的赋税,反而要比之前高。

这就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总值提上来所带来的正面效应。

陈宏的律典除了体现基础律法思想原则、重要大方向制度、重要律法简洁总纲的「总典」外。

还有「详律」涉及到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吸取天下英才和百姓的建议,把详律修得漏洞少少的。

哪怕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小吏,拿着「详律」当字典查,都能查出到底应该怎么判案才合理。

至少是大概知道原则和具体惩罚范围。

按着律典的思想判,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陈宏的《大秦律》,兼具了简洁明了和详细教程两种属性。

只要官吏没有私心,没有和百姓生殖隔离,就不会判得过于离谱。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

事实上,高高在上的官吏必然是无法共情尘埃里的百姓的。

“何不食肉糜”的变种思想,肯定会因为阶层隔离而存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律典修得再好,执行的人不行,也是问题多多。

但至少还是明文规定了是非。

只要还有一半的官吏,大体是按律典办事的。

这律典就有编纂的价值。

而以大秦严苛的法家运行体系,陈宏估计,执行自己律典的,怎么着也能有个七八成吧?

而对自己律典内容的执行度,怎么着也能有个五六成吧?

别说五六成了,就是一两成,那也是值得的。

因为陈宏的《大秦律》其实总体还是往宽松仁德那方向修改的。

废除了许多酷刑,把连坐制度的适用范围狠狠地缩小了。

寻常老百姓根本,只要不犯大罪,这辈子都不会被连坐了。

光是这点执行下去,整个天下,瞬间就会变得润滑许多。

会减少许多百姓对暴秦的厌恶情绪。

事实也如陈宏所预料的那样。

等陈宏把新编的《大秦律》给始皇帝嬴政看过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