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 江城穿越之采耳勺下的温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江城穿越之采耳勺下的温柔(2 / 2)

早上 7 点半,我准时到店。刚打开门,就赶紧消毒工具:“耳勺、鹅毛棒用酒精棉片擦三遍,采耳灯调试到柔和亮度,别晃到顾客眼睛”。刚整理好,就看见张爷爷提着早餐走过来:“小月,这么早啊,我给你带了豆浆”。我接过豆浆,心里暖暖的:“谢谢您张爷爷,您先坐,我把工具再温热下”。说着把耳勺放进温水中泡了 30 秒,擦干后轻轻握在手里 —— 怕工具太凉,让张爷爷觉得不舒服。

8 点整,采耳正式开始。我左手扶着张爷爷的耳廓,右手握着温热的耳勺,慢慢探入耳道:“张爷爷,要是觉得痒就说一声,我慢点”。张爷爷笑着说 “不碍事,你手艺好,我放心”。清理耳垢时,我保持着低头姿势,颈椎的疼痛让手有点抖,只能用左手偷偷撑着采耳床边缘 —— 怕手抖影响操作,让张爷爷受伤。9 点,张爷爷的采耳刚结束,李姐就推门进来:“小月,我今天肩颈特别酸,头疗时间能不能长点?” 我赶紧点头:“没问题李姐,我给您多按 10 分钟”。按摩时,我重点按压李姐的肩颈右侧,指尖感受到肌肉的僵硬:“您最近是不是总低头看手机?得多活动活动”,李姐叹了口气:“工作忙没办法,也就你这儿能让我放松会儿”。

中午 12 点,我终于有空吃口盒饭,刚咬了口排骨,就收到女儿的视频请求。屏幕里的女儿举着破旧的舞蹈鞋,眼圈红红的:“妈妈,我的鞋子坏了,今天要表演,老师说必须穿新的”。我心里一紧,赶紧说 “妈妈忙完就去给你买,你先跟老师说一声”,挂了视频,才想起答应女儿今天送新鞋子到幼儿园,却因为加单根本走不开。只能给丈夫发消息:“你能不能拄着拐杖去超市买双 32 码的白色舞蹈鞋?女儿表演要用”,丈夫很快回复 “好,你别担心,我这就去”。

下午 2 点,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孩子冲进店里,声音带着哭腔:“技师,我儿子耳朵里进了小珠子,刚才玩的时候不小心塞进去的,你能不能帮他取出来?” 我赶紧让妈妈把孩子抱到采耳床上,用手电筒照进孩子耳道 —— 一颗红色塑料珠子卡在耳道深处,离鼓膜只有几毫米。我屏住呼吸,拿出细头镊子,慢慢探入耳道:“宝宝别怕,阿姨轻轻的,很快就好”。全程保持低头姿势,颈椎疼得像被针扎,只能偶尔用肩膀蹭蹭缓解,手里却不敢有半点晃动 —— 怕珠子划伤孩子的耳道。5 分钟后,珠子终于被夹了出来,妈妈抱着孩子哭着道谢:“太谢谢你了,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找谁”,我笑着说 “应该的”,却发现自己的腰已经直不起来。

晚上 8 点,我还在给加单的顾客做头疗,丈夫发来消息:“舞蹈鞋买好了,我送女儿去幼儿园表演了,你别加太晚的班,注意身体”。我回复 “好,你们看完表演等我回家,我给你们做红烧肉”,心里却满是愧疚 —— 女儿的第一次舞蹈表演,我又没能到场。21 点,最后一位顾客离开,我关店后坐在小区门口,拿出冷掉的盒饭,刚想吃,就听见两个年轻人议论:“采耳不就是掏耳朵吗?还收 50 块一次,真是暴利”“我才不做,听说会把耳道掏坏,都是骗钱的”。

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心上,我攥着盒饭,指节发白 —— 我今天忙了 13 小时,服务 12 位顾客,赚的钱刚够女儿的舞蹈班费用,为了让顾客放心,每次都详细讲解耳部护理知识,却被说 “暴利”“骗钱”。这时张爷爷提着水果走过来:“小月,今天谢谢你,我耳朵舒服多了,这水果你拿着,给孩子吃”。我接过水果,眼泪差点掉下来 —— 至少有人懂我的辛苦,再累也值得。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把女儿的新舞蹈鞋放在床头,旁边摆着她的表演邀请函。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照亮了小小的客厅,采耳工具整齐地摆在桌上,泛着柔和的光。我突然明白,自己握的不只是采耳勺,是顾客的放松与信任;守的不只是采耳店,是女儿的舞蹈梦、丈夫的安心;欠家人的陪伴虽然愧疚,却换来了更多人的舒适与认可,这就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温柔。

三、采耳勺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消毒酒精味。我摸向颈椎,没有劳损的刺痛,只有超市收银台边缘蹭的小划痕。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小区的群消息:“柳月火了!有人拍了她帮孩子取耳道珠子、给老人温热工具的视频,现在网上都叫她‘温柔采耳师’,好多人特意来小区找她采耳,房东还免了她一个月房租!”

跑到 “悦耳阁” 采耳店,看见柳月穿着那件米白色连衣裙,胸前别着 “顾客最喜爱技师” 的徽章,正在给一位老人采耳。女儿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帮妈妈递消毒棉片,笑着说 “妈妈,我今天表演得了第一名!”;丈夫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新的颈椎按摩仪:“这是给你买的,以后别总硬扛,累了就休息”;张爷爷和李姐也来了,张爷爷手里提着刚蒸的包子:“小月,这是我老伴蒸的,你尝尝”,李姐手里拿着肩颈按摩精油:“这是我用着好的精油,给你用,缓解颈椎疼”。

采耳店的老板走过来,手里拿着个荣誉证书:“柳月,这是‘最佳服务技师’证书,你实至名归!店里给你涨了底薪,还帮你申请了员工福利,以后不用再总加单了”。柳月接过证书,笑着说 “谢谢大家,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能让顾客舒服,让家人幸福,我就很满足了”。

“收银员,来瓶矿泉水!” 柳月看见我,笑着挥挥手。她的指尖不再沾着酒精,涂着淡淡的粉色指甲油,眼神里满是自信与从容 —— 那件淡青色工作服被她叠好放在工具柜里,旁边摆着女儿的舞蹈表演照片;工作服内袋里的舞蹈班接送卡,终于有了她陪女儿去的记录。

风卷着超市的塑料袋,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采耳店的笑声。我咬了口热乎的包子,突然明白柳月采耳勺里的秘密 —— 那些冷掉的盒饭、沾着酒精的手指、酸痛的颈椎,不是 “狼狈的证明”,是她把对顾客的温柔,融进了每一次耳勺轻探里,把对家人的爱,藏在了每一次坚持中。就像那杯泡着金银花的玻璃杯,看似普通,却藏着她对职业的热爱;就像女儿的新舞蹈鞋,看似微小,却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勇气。

明天我还要来超市上班,柳月昨天说 “想在店里设个‘老人关爱角’,每周三给小区老人免费做耳部检查,让他们也能享受舒适”。顺便问问她,女儿的舞蹈班有没有新的表演,丈夫的脚伤恢复得怎么样,我也想听听,那个终于能兼顾工作与家庭的采耳师,笑着说起这些时的声音到底有多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