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木笛(1 / 2)

赵恺

国家是我们共同的,而爱国是每一个人的本分。

爱国的方式有许多种,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包括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卡拉扬的朋友,他长期指挥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场。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内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蜡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着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回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大师问:“为什么?”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