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科幻小说>网游之不落的黄巾旗> 185章 推出一个主角光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5章 推出一个主角光环(1 / 2)

黄巾府的兵团都参加过泰山防守战、幽州辽西防守战、三朝半岛掠夺战以及乐州全境占领战,战斗经验是丰富无比,无论是野战、山地战、平原战还是攻城战,黄巾府左右前三个军,从武将到战兵,都拥有丰富的经验。

但所有人战将都清楚,自己等人虽然参战无数,战斗种类也很多,但都属于强度最低的战斗,因为他们遇到的都是同等级的战兵与武将,可实际的战争,都是灵兵、天兵级别的,更有无数修士、法阵等等配合,他们之前的战斗经验,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因此,在军事会议上,戚太保强调器械的作用,必须用器械做为主要手段,但也不能一直顾惜战兵的损伤,必要的时候,战兵也是要不畏生死的顶上去,不能存有保存实力的想法,否则,黄巾府容不下这等人,小魏王部也会做出军法处置的。

前军五兵团做为参战的先锋序列,不是戚太保决定的,而是抽签抽出来的,这种方式一直存在,公不公平暂且不提,反正,所有人都会遵守。

济水河约有两百多米宽,战船可以行驶进来,但转向较为困难,因此,河面上往返的皆是内河级战船,船身小且灵活,出海是不行的,在内河内江却是一霸。

燕军与魏部在河面上打了数仗,魏部获得了河道掌控权,也保障了济水渡桥的安全,黄巾府的行军速度也因此很快,仅一个时辰,数万大军就全部通过,速度如此快,主要原因是黄巾府三军,皆是玩家战将,没有多余的辎重,主将可以利用汉帑保障速度。

乐安城的城墙已是伤痕累累,但这只是表面,实际上它仍然坚固的很,防御数值保持在20万左右,而乐安城时不时动用护城大阵,也会极大减轻城墙的伤害;城墙与城门是两个独立体,护城大阵对这两个独立体都有加强防御的作用。

护城大阵主要针对的是器械的攻击,比如弩炮、石炮、火炮等等,这些攻击打过去,会被护城大阵隔绝在外,但护城大阵地法阻拦战兵的进入,所以,攻城战的主体仍然是战兵,器械是用来消耗与牵制敌方修士的。

圆刃府攻打的是乐安城的东门,黄巾府进入战场后,并没有立即投入战争,而是开始建造营寨,等戚太保的镇守营入驻后,戚太保派出信使前往圆刃府所在的营地,询问是否会面;圆刃府府帅典满并不要求戚太保前来会面,而是送来一份军事攻略计划书,戚太保看了看后,就将之扔到火里烧掉,对信使挥挥手,信使没有得到准确的回复,也只能无奈的返回。

“麻了个蛋,把老子当下属了?槽。”戚太保等信使离去后,破口大骂道。

“主公,乐安战事,我等不宜插手过多,一切见机行事。”戏志才在黄巾府出征前,跑去跟戚太保商议,并说出这样的建议。

此次作战不是黄巾府私自出征,而是替魏部作战,后勤自然由征北司负责,因此,营地建好后,黄巾府前左右三军就派人前往后勤基地,接收了一大批的物资,戚太保拥有“后勤官的感激”,这个是他在黄巾时做的任务,但感激却是通用的。

因此,他能够额外获得到一些物资,虽然不多,可能多拿就是占便宜嘛!

拿到各类物资后,就开始攻城,但不派战兵,而是驾起上百台的投石机,对着乐安城乱砸,对于器械的运用,除了原威烈北府的六个兵团有些熟悉外,其余的兵团都是较为陌生的,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多练练手。

黑霸天灰头土脑的跑回营地内,它跑去探查乐安城的情报,结果,城内居然驻扎着十数位的玉修,这些玉修的神识极为厉害,很快就察觉到黑霸天的存,于是,一通追杀后,黑霸天被打得屁滚尿流,借助城内的下水道才逃出城来。

“这么多的玉修?”戚太保很是吃惊。

玉修可不是大街上的白菜到处都有得卖,九大门派牛气冲天,玉修的数量也不过数十人,一些中型门派能有一个玉修,就可以稳妥的发展,所以,十几个玉修的存在,是很恐怖的实力。

“难怪典满被打得满地找牙,单是这十几个玉修,就足以维持护城大阵一年之久,更不要说,玉修已具法相,可以摆出道阵。”戚太保自语道。

道阵需要道兵,道兵是由术士组成的,道兵虽然也是兵,却不是战兵,而是为了能够布置道阵而特意训练出来的,针对性很明确,所以,不是术士就能够成为道兵的,道兵需要从低级游修时培养,使用专门的法术、兵器、宝物等等,还需要长年累月的演练。

最重要的是,只有已具法相的术士,才能够指挥道兵布下道阵。

不是所有玉修都具法相的,就如不是所有玉将都已成就战神,但城内十几个玉将中,只要有一个已具法相,就不是戚太保等灵将可以抵挡的。

或许在吕布这一类的猛将看来,杀几十上百的玉修,灭几座道阵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对于戚太保等这些灵将来说,若不靠人命来挡,很可能会被玉修一指头就灭掉的,所以,在得知城内有十几个玉修后,戚太保就赶紧下达命令,注意防守。

后勤有保障,每天轰上几炮,再进行战场军阵演练,这是很舒服的事情,因此,黄巾府三军也就不在意时间的流逝,戚太保更不理典满的催促,他的军令就是增援,如今已到达地点,增援军令已经完成,小魏王部也没有新的命令到来,所以,戚太保完全自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