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言情小说>漫步歌神路> 第四百七十四章 海选的要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四章 海选的要求(1 / 2)

第四百七十四章海选的要求

挂了电话,跑完五公里,睡了一觉,到第二天,练声吃饭一个人关在经理办公室里——中森名菜这个名字一次都没想起过。

相比其他事情,中森名菜什么的,还真是小事儿了。

有了《荀灌中原》打底,第二部动画片可能动员的资源,必然可以再上一个台阶。所谓不能恋栈的老干部适合发挥余热的战线,这样的话放出来……毕文谦独自坐在椅子上,却有一种咋不上天的错觉。

这样的事情,才是需要思索的。

就像毕文谦上辈子听过的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所谓电影界的大导演,就是在别人能用1000万美元的预算拍出1亿票房的电影时,他能用1亿美元的预算拍出10亿票房的电影。花大钱办好大事,是很多人很容易轻视甚至忽视的能力。

甚至是稀缺的能力。

确切地说,不是花大钱办好大事,因为当事情大到一定程度时,单纯的金钱已经不适合作为核算成本的工具了。

而现在,他将面对的,显然就是一个大项目。也许在80年代,仅仅从经济账面上核算的预算并不特别出奇,但其中涉及到的无法用钱衡量的资源的调动,却将是极其骇人的了。哪怕仅仅是东映公司还只在嘴上说说的“动用所有人脉”,就不能真的只当成一句口惠。

《荀灌中原》开了一个毕文谦上辈子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的好头,这是一条他无法从“历史”中直接获得印证经验的道路。而现在,第二部作品,无论成败,都必然对这条道路造成深远的影响——《荀灌中原》的成功,究竟是完全不可复制,还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复制?

很多人都期待着。有的,利益直接相关,有的,大概是间接相关,有的,甚至只是单纯的愿景。

无论是希望它成功,还是希望它失败。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穿越者,作为《荀灌中原》前期的主创之一,毕文谦必然会把这条路走下去。

问题是,怎么走?选择什么题材?创作过程中有外国人参与和合作模式该是什么样子?

相比一年前因为无法冷却的热血而只想做出一份成绩的单纯,此刻,一开始就将会有更丰富的资源,毕文谦思虑的范畴,也更为复杂了。

牛刀,自然不能用来杀鸡。

但如果想屠龙呢?

这一思虑,就是三天。

也许是黎华给其他人打过了招呼,每天除了练声、吃饭以及晚上跑五公里的时候之外,所有人都没有主动找毕文谦说过话,只有陆衍每天中午仿佛例行地询问一声有没有需要安排的事情。

6月8号,星期三,毕文谦终于在陆衍又一次询问时,不再是轻轻摇头了。

“陆衍,叫小晓琳或者刘三剑过来吧。谁有时间,谁能先过来,就叫谁。”

吩咐过了,毕文谦就转进到了书屋,拣了一些近代史的历史书,回正房了。

晚饭之后,毕文谦带上一本RB近代史的书,等在经理办公室。等到的,却是刘三剑和小晓琳联袂而至。

“经理!”

“经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