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玄幻小说>悍妃当道> 第一百六十章:破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章:破绽(1 / 2)

转眼便是要到了出征的日子,陆芸和南宫烈来到宫中给皇上和皇后告别。

但是不知道皇后苏凤是从哪里得知陆芸有一个可以预知到以后发生的事情的宝珠,也能看到自己的前世。

“妹妹。姐姐听说你得了一个好玩得玩意,可以知前知后五百年。不知道妹妹可否愿意给我看看?”苏凤说道。

陆芸听此,也不好推脱,便双手一拱说道:“姐姐天生凤命,这不用测的。”

“这不是为了好奇嘛?难道你不好奇你的前世是什么样子的嘛?你不要告诉你没有偷窥过你的前世?”苏凤不依不饶的说道。

;陆芸略微皱眉,说道:“那好吧,但是这里面的你说看到的,还请姐姐不要放在心上,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最重要的还是现在。”

“嗯,我答应你。”苏凤听到陆芸这么说。便说道。

可是陆芸也没有想到这一看,陆芸倒是看出了些许的端倪,或许之前一直都破碎的记忆倒是可以拼凑起来。

莲比丘尼端来了清香四溢的荷叶饭。

一位刚刚册封的妃子不大认得饭里的名堂,便向比丘尼请教。比丘尼娓娓道来,说俗家虽多制八宝粥饭,但佛门仰奉九九归一,除必备的花生,枣,杏仁,核桃,栗子,百合,桂圆,莲子之外,多加了一味莲心。药理上可以清火交心,法道上也可以使人铭记五味,得知众生疾苦。

太后环视了比丘尼的庭院,炎炎夏日,却因古木参天,寂寥无人,而显出一种清旷。“哀家去年做寿,内务府请的是峨眉山的师傅。皇帝问过哀家的意思,是不是留一拨人常居宫中祝祷。可是,一来,修佛之人游历苦行,多如闲云野鹤,不大喜欢拘束,禁锢他们,只会磨减其灵性。二来,古人云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想必通感上苍也是人不再多,能得一二者如尔等这般敏慧冲怀,也就足以祈求大清国运恒昌。”

太后对比丘尼至高无上的褒奖,众人已经司空见惯,以至于时间久了,比丘尼甚至有了和太后平起平坐的地位。后宫的嫔妃与公主们来到大佛堂进香前都要先见过比丘尼,这和慈宁宫的晨昏定省已无分别。

其实,比丘尼来到宫中也并没有多久,她出现在太后病重垂危的夜晚。那是三更时分,京都上空时值十五的满月明如鸾镜,太医院上上下下悉数到齐,六宫众人集合于慈宁宫大殿随时待命。过了一会儿,寝宫传出隐约的哭泣之声,又有小太监们步履匆匆地忙进忙出。几个少不更事的答应眼见得就要哭了起来,却被令妃喝止:“不到最后一刻,本宫看哪一个敢触老佛爷的忌讳。”殿上顿时又鸦雀无声。如水的静默里,宫眷们的鼻息都丝丝入扣起来,这比死亡更加让人焦灼。

忽然,空中传来了一缕迟缓但有节奏的敲击之声。大家都侧耳聆听起来。已经过了打更的时辰,显然不是更鼓。揆常在凝神细听了一会,说:“娘娘,似乎是木鱼。”深宫内院,夜半之时,这木鱼声显然来得蹊跷。众人分辨了片刻,确定了声源在西华门一侧。请示了圣意获准后,令妃立即着人前往。

在宫女们的记忆中,朱红色的宫门缓缓拉开后,一身白衣的比丘尼站在月光中明亮得仿佛随时都会消失。她闭着眼睛敲击木鱼兀自朝前走,护军们都想拦她但都不敢拦她,只是一溜小跑跟在她身后。比丘尼走得很快,面纱与衣袍在夜风里飞舞如同一束风。她轻车熟路地走到慈宁宫门口,堂而皇之不待任何通传入内,最后径直走进寝宫,对在场的所有人说:“请你们出去。”声音轻得像鹅毛落在了丝绸上,却又如钟磬般气势恢宏。九五之尊的天子在她眼中和命如草芥的平民没有两样。

仿佛民间巷陌里流传的神话故事一样,那一夜过去后,让太医们束手无策的太后在比丘尼的手下起死回生,凤体渐愈。包括当时昏迷的太后在内,没有人知道她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海外奇术。她只是在事后轻描淡写地要求太后近身的晴公主利用闲暇时间于钦安殿内抄写《长阿含经》。

太后吃了一勺荷叶饭,说:“不知为何,这饭让哀家想起了圆明园。说起来,也是时候要去那里避暑了。”

“太后明鉴,这饭就是取圆明园荷叶上的宿露制成的。”比丘尼说着看向了席间的长安公主,“听闻公主也有取露水烹茶的爱好。”

长安公主温柔地笑了笑,说:“是,这是从我母亲那里学来的。”

长安公主是皇上的沧海遗珠,一位来自民间的公主。据说她的生母极美且有才华,在皇上南巡的那一年得到了垂爱。不过这对皇家来说始终不是体面的事,虽然几经周折,她公主的身份得到了太后的认可,但这段往事在宫中仍然是忌讳,没有人敢随便提起。

长安公主入宫前曾于学士府中受到照料,与大学士的长子互相倾慕,又兼学士府的苏凤与陆芸是姊妹,皇上便为二人指婚,婚期参考黄道,拣选在了年底。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坊间一度传为佳话。

苏凤第一次见到莲比丘尼是在令妃之子十四阿哥的诞宴上。当时她不胜酒力,入延禧宫内室更衣,在回廊的转角处邂逅了早已仙名在外的比丘尼。

“为何师傅法号只单名一个莲字。”二人在水阁落座,看着日光之下盛放于池中的莲花,苏凤如是问道。

“莲是佛门圣花。偈语曰,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妙法莲华,无上高洁,能以莲为名,是佛门弟子的殊荣,只当珍惜,不必深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