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科幻小说>天官诡印> 第七百七十七章 隐龙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七十七章 隐龙出(2 / 2)

曹操一本正经的摇了摇头。道:“派军伍中人去寻找自然不行,不仅是外行人干内行事,还会因妖邪之物而损伤惨重,这才是失败的根源,可换作是先生。那自然就不同了。”

孟如龙沉默不语,曹操趁热打铁的道:“先生,据传得到九世铜莲的人,能够鼎定万世之基,如今汉室式微,国运衰弱,如果能够得到九世铜莲,那国运便会如腾龙而起,天下也自然会重归太平,先生所做之事不仅不会有损阴德。反而还会立下不世之功,这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呀!”

孟如龙轻叹了口气,低声道:“此事,容我考虑考虑。曹将军若没有什么事,便请回吧。”

曹操点了点头,向孟如龙深鞠一礼后,道:“也好,天色不早了,孟德明日再来拜会先生。”

待曹操一行人走后,孟如龙从悬崖上又回到了木屋前,找块木板做了个墓碑后,他走到李若水的坟前,将那块斑驳腐朽的不成样子的墓碑换下,接着孟如龙跪在坟前,犹如一个孤魂野鬼一般,轻声道:“师傅,契机已到,既然我们生不了盛世之中,便为后人开一个太平吧,若您在天有灵,请助徒儿一臂之力。”

夜风忽地大了,呜呜作响犹如有人在风中哽咽,孟如龙呆跪在坟前,独自一人想着满腹的心事。

不出意料的,孟如龙最终还是接受了曹操的邀请,接着孟如龙云游各地,拜访影长空,刘千,李自训等人,说服三人后,四人汇聚一堂,将四块隐龙令昭示天下,一时间,天下隐士纷纷来投。

距离隐龙令发出的半年后,隐士已经汇聚的差不多了,让我颇为震惊的是,这些隐士居然足足有上万之众,要知道当初李平仙发布隐龙令的时候。汇聚到洛阳的隐士也才不过上千,可东汉末年的隐士数量居然是李平仙所能召集的十数倍!

不过仔细一想,我就释然了,毕竟我那个时代号称道法末年,修道之人已经少的可怜了,而东汉末年则不同,正是道法兴盛之时,外加乱世已至,各处高人要么云游四处普渡众生,要么因为自己选择的道而郁郁不得志。犹如李若水那样隐居起来,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会收徒授业,所以隐士之多其实远超乎我的想象。

来的隐士虽多,但其中不乏能力平平之辈,剔除了许多不合格的隐士,给足车马费让他们返家后,最后能留下来和孟如龙谋事的隐士也不过一两百人,看起来人数虽少,但这些人个个都是有真本事的人,如此一股力量汇聚在一起,也足以让人震惊。

让我心中颇为复杂的是,我知道这些留下来的人都是第一代发丘中郎将,而这些人,大多数都难逃被曹操过河拆桥,屠灭满门的下场。

这天晚上,孟如龙,刘千,李自训,影长空四人在客厅里议事,在这四人中,我难免会多看一眼李自训这个人,毕竟在发丘之中,他是唯一一个逃出了生天的人,除了他外,即便是天官孟如龙,也功败垂成,就连死后都落了个凄惨的结局。

李自训和其他隐士一样,相貌平平,只有那双眼睛看起来异常的清澈。其实这也算是道行高深的隐士一个共通之处了,因为修的是心,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口,所以这些道行高深的隐士眼睛看起来都非常的特别。

“孟兄,如今人手已经齐全了,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下手呢?九世铜莲虚无缥缈,虽说要找,可也着实没有头绪呀。”影长空坐在桌旁,紧锁眉关的看向了孟如龙。

孟如龙沉默不语,过了会,刘千也忍不住说道:“是呀,孟兄,我们之间私交甚好,所以你要我出山帮你,我自然没有话说,只是如今都已经过去了这么久,曹操那边却始终给不了我们实质性的帮助,我看他根本就是打着九世铜莲的幌子,让我们帮他挖坟掘墓,筹备军费。”

孟如龙轻叹了口气,道:“曹将军若能知道九世铜莲在哪,还用得着我们吗?虽说九世铜莲这方面他给予不了我们太大的帮助,但平心而论,他银钱,高位却对我们从不苛刻,仅从这点,我们就不能在背后非议他什么。”

刘千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孟兄,那你说该怎么做?我全听你的。”

孟如龙没有立刻回答,他先是看了眼一直沉默不语的李自训,犹豫了片刻,才问道:“李兄,你感觉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