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汉鼎> 第220章 燃烧的长安(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0章 燃烧的长安(1)(1 / 2)

第220章 燃烧的长安(1)

京城长安。

寒风萧索,吹起阵阵的灰尘,将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一片的灰蒙蒙里面。经过起义军和官军的反复蹂躏,这座繁华的城市已经荡然无存,十室九空,废墟绵延。起义军溃败了,皇帝也回来了,长安经受的苦难却尚未结束。光启元年的冬天,注定是个危险的寒冬,天空中总是堆积着厚厚的云层,很久都没有见过太阳了。李克用、王重荣率领的讨田大军,高举讨伐田令孜的旗帜,一举攻克了同州,逼近长安东门,时不时都有溃兵出现在城外,带来各种可怕的消息。

越来越近的战火,让长安城变得更加的冷清,更加的破败,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似乎总是有尚未熄灭的烟火,本来黑压压的天空,总是有不规则的黑烟在升腾。长安城在最辉煌的时候,曾经有百万人口。当初黄巢起义军的到来,杀死了数十万的长安城居民,又有无数的居民在长安城的四周被杀,随后官军攻入长安,结果又被起义军撵出来,双方展开了血腥的拉锯战。当时的唐军和起义军,都将老百姓当作了屠戮的目标。起义军斥责老百姓帮助官军,要“洗城”,官军则指责老百姓助贼,要“震慑”,于是双方都大开杀戒,将手无寸铁的百姓当做了战利品,用密密麻麻的人头来装点自己的战功。正是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著名诗人韦庄有诗《秦妇吟》云:

……

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升粟。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

六军门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

长安寂寂金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

当皇帝回到长安城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一片的破落萧条了,根本看不到几个还活着的人影,甚至连活着的老鼠都没有,只有一望无际的废墟,还有废墟中各种形状的尸骸。起义军在长安城盘踞了大约三年的时间,将一切可以吃的东西都吃掉了,将一切可以带走的东西都带走了,将一切吃不掉和带不走的东西彻底毁掉,他们留下的,只是遍地的尸骸,还有一眼看不到头的残垣断壁。新任京兆尹王徽,光是负责清理长安城里面腐烂的尸体,就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在长安城外面的野地里,不知道埋了多少的万人坑。然而,纵使如此,长安城还是散发着着巨大的魅力,吸引着皇帝、官员和老百姓回来。这里毕竟是大唐帝国的京城,是大唐帝国最高权力的象征,是万民敬仰的圣地,是其他所有城市都不可比拟的。

由于没有足够的粮食,回到长安的大小官员,都不得不首先想办法解决自己的肚子问题。以前长安的粮食主要都是来自漕运,从遥远的东南半壁通过水路运送到长安,但是现在漕运已经被截断,淮南节度使高骈和皇帝公开对骂,互相指责对方不仁不义,当然不可能还有半粒的粮食输入京城。幸好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还算有良心,经常会组织一些船队运送粮食抵达长安。然而,九月份以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和神策军中尉田令孜交恶,从互相指责发展到军事对抗,王重荣一怒之下截断了黄河漕运,于是朝廷只能从关中借粮。

遗憾的是,关中地区本来就缺粮,从唐初开始就缺粮,武则天之所以要迁都洛阳,政治上有原因,缺粮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关中地区人口众多,土地稀少,水利灌溉设施落后,加上当初吐蕃、突厥战争的蹂躏,关中地区早就不堪重负,朝廷根本无法弄到充足的粮食,于是,员外郎以下的官员,不得不到城外去挖野草充饥,甚至有时候宰相家里也要派人出去挖野草。唯一衣食无缺的,可能只有皇帝和田令孜等少数几个人了,哪怕是神策军,也因为缺乏粮食,而不得不停止大运动量的训练。那些城门口负责站岗的士兵,因为饥饿不得不靠着墙壁无力的喘息着,手中的武器摇摇欲坠。这样的军队,如何能够对抗突厥人的虎狼大军?

多少原本珠圆玉润的姑娘,这时候也是面有菜色,为了获得一个胡饼又或者是一个糍粑,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据说在某些黑暗的角落里,甚至有人公然出售人肉。开元盛世,斗米才三十钱,现在斗米最少需要三万钱,而且还是有价无市。充满生机活力的长安城,现在基本上瘫痪了,没有欢声笑语,没有鸡鸣狗盗,没有行人。偶尔有人在路上见面,也没有力气开口向对方问好,只是用眼睛看一下对方,就算是打招呼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