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玄幻小说>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78章 推波助澜,谋变之时(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章 推波助澜,谋变之时(求月票)(1 / 2)

“太傅欺人太甚!”

皇宫之内,甫一接到消息,李隆基便勃然震怒,挥袖将龙案上的瓜果尽数扫落在地。

“难不成满朝文武,就他一个忠臣?唯他是忠臣?”

“若当真是忠臣.”

“何以令朕沦落至此!”

他是真的怒了。

顾氏在整个天下的影响力自然不言而喻,若是将此事传出去,恐怕免不得有人说他是汉戾帝那种人。

这是李隆基万万不能接受的。

在他心中,当前大唐的万古盛世可是由他所缔造的,又岂能甘愿承受这种骂名?

整个皇宫之内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甚至就连一旁的杨贵妃此时都在微微皱着眉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就这样沉默了良久之后,李隆基的声音才再次响了起来。

殿内沉寂良久,李隆基的声音才再度响起,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与决断。

“传诏。”

“遣太医院太医,即刻前往冠军侯府,为太傅诊治。”

“告诉太傅……”

他顿了顿,字斟句酌:

“朕心系其疾,不忍他再为国事操劳。”

“这御史台.便暂交他人署理吧,让太子去传召,再让其代朕好好探望一下太傅。”

——他自是不会愚蠢到对顾氏下杀手。

那非但不明智,更不现实。

若真如此,他这“明君”二字,便成了天大的笑话。

况且……心底终究存着一丝不忍。

纵使不喜如今的顾氏子弟,他对顾靖乃至顾氏历代先人的功勋,始终怀着深切的敬重。

这便是人性了。

以往的他虽是皇帝,但还不足以能够完全掌控一切,能够虚心纳谏,不会留下任何的坏印象。

但当他已经坐稳了皇位这么多年之后。

他的心态也早已发生了太多改变,对于当代顾氏子弟的感情早已湮灭在了岁月之中。

甚至是如今的这个举动,李隆基都觉着自己这是仁慈了。

若是换做了其他家族。

哪怕不被灭尽,至少他都要扒下他们一层皮来。

至于顾豪所要谏言的东西,他也十分清楚。

但在李隆基看来。

此事也只是将相不和罢了,这对于一个帝王而言绝对不能称之为坏事,他丝毫都不在乎这一切。

安禄山造反?

这怎么可能?

想着这些年来安禄山在他面前的乖顺模样,李隆基心中就完全没有这个想法。

反倒是还因为安禄山的乖顺与顾豪在心中自然而然的做起了对比。

一时之间,只感更加的觉着厌烦。

——但这个举动对于顾氏而言又何尝不是侮辱?

一边不见来人。

一边又为了名声做出这种举动,甚至还废了顾氏的御史台之权,哪怕所有人都能明白这是皇帝的警告,又能如何?

顾易对此更是明白。

御史台的口子,自此之后便要被打开了。

朝堂争斗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顾氏的势力在不断衰弱,御史台也在不断被削权,但却始终都未曾有人去动顾氏的主导位置。

其中原因便是惯例。

自御史台出现之后便一直是被顾氏掌控,得到了一代代皇帝的任命。

但,如今这个口子已经被撕开了!

顾易也懒得去说些什么,就亦如昔年顾煜对李世民说出的那句话一般,身为帝王最难得的便是保持住自己的初心。

李隆基如今就是如此。

顾豪病了。

他的身体本来就是千疮百孔,在经过了这么一场风波之后,更是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

尤其是最后李隆基送来的圣旨。

那一声声“关切”的话语,对于顾豪而言真的就是宛若刀剑一般直接砍在了他的身上。

顾氏家主所承受的担子,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家事,国事,天下事。

只要走到了这一步,他就必须要倾尽自己的一切。

如今李隆基的这道旨意,就仿佛是在顾豪顾氏将再次在他这一代陷入衰落,又怎么可能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顾豪再次晕倒了。

无论是顾氏的医师也好亦或是太医们也罢,都说留给顾豪的时间已然不剩下多少了。

一时间,无形的阴霾迅速便降临在了顾氏之上。

顾易不得不加快速度了。

李隆基对于顾氏的态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这定然会加剧时局的变化。

就在次日。

他便操控着顾轩找到了杨国忠。

作为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如今在这朝堂之上颇受圣眷,要想让高仙芝与封常清不按照原本历史之中那般被束缚住手脚提前出京做出准备。

那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绕的开杨国忠。

其实顾氏与杨国忠这种人其实一直都不怎么对付,至于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杨国忠是个奸臣。

其性格骄纵跋扈、贪婪专断、睚眦必报。

曾数次针对过顾氏。

但抛开这些之外,杨国忠如今和顾氏其实是有着相同的敌人,那便是安禄山。

这便是机会。

当然,顾易同样也不会去和杨国忠这种人做什么太过火的交易。

高仙芝的性格虽然同样也很贪婪。

但其是有着真本事的。

而反观杨国忠呢?

在原本历史之中,无论是从正史的记载来看,亦或是野史的传闻也罢,此人的一生都是以“误国”为主基调。

其政治生涯充斥着专权、敛财与激化矛盾的行为,几乎没有被认可的实质性功劳。

顾易又怎么可能看得上这种人?

如今也只是单纯的利用罢了,甚至都无需顾易亲自操控着顾轩动手,只要放出一些消息即可。

以杨国忠与安禄山的关系。

他就定然会去推动这一切,以免安禄山持续作大。

这亦是人性。

御史台的作用在这种时候就完全彰显了出来,虽然李隆基下旨废了顾豪手中仅剩的权利。

但顾氏掌控御史台至今。

在御史台没有完成大换血的情况下,做一些小事还并不算难。

甚至都无需闹得太大,只需要让杨国忠持续警惕即可,这就已经足够了。

若是太过于激进的话反倒可能弄巧成拙。

届时逼着安禄山提前造反那便不妙了。

这也是顾易没有直接针对安禄山的主要原因之一。

安禄山可不是一个傻子。

相反,无论是原本历史也好,亦或是如今的发展也罢。

安禄山都是一个从最底层摸爬滚打走到今日之人,这种人可都是人精,直接针对他的话很大可能会逼着其直接动手。

届时,若是顾氏没有万全的准备,那所造成的影响便真的不可控了。

而随后——

顾易便将目光放在立刻如今在外的一些知名将领身上,同样还包括了太子李亨身上。

对于外将,他并没有透露太多。

甚至尚未主动接触。

只是做出了提前部署,待到来日能够有机会让他们从各个方面阻拦安禄山。

而至于太子李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