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 江城穿越之警服下的牵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江城穿越之警服下的牵挂(1 / 2)

一、警局走廊的卷宗与带茧的指尖

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走廊总飘着淡淡的咖啡与油墨混合的味道,我攥着便利店传单蹲在接待室旁的长椅上,看陆峥穿着洗得发白的藏蓝色警服忙碌。他的左胸别着三级警督警衔,徽章被摩挲得发亮;袖口沾着点浅灰色灰尘,是清晨去案发现场勘查蹭上的;左手按着厚厚的案件卷宗,某页贴着张红色便签,写着 “重点排查碎尸案周边废品站,找缺失凶器”;右手握着笔,在嫌疑人画像旁标注 “左眉骨有疤痕,身高 175cm 左右”—— 指尖因长期握笔、握手铐泛着硬茧,指缝里藏着点深褐色咖啡渍,是凌晨审核笔录时不小心洒的。

他的办公桌永远摆着三样东西:泡着浓茶的搪瓷杯,杯身印着 “刑侦一队” 的白色字样,茶底沉着几颗干瘪的茶叶,是熬夜盯案的 “续命水”;记满 “案件疑点” 的笔记本,某页用红笔圈着 “连环杀人案受害者均为独居女性,需查近期租房记录”;还有幅女儿画的全家福,用胶带贴在卷宗堆旁,画里的陆峥穿着警服,牵着扎羊角辫的女儿,旁边歪歪扭扭写着 “爸爸早点回家”。午休时,他会靠在椅背上打盹,头歪向一边,电脑屏幕还亮着案发现场的监控录像,手机却不停响 —— 有时是专案组汇报线索的电话,有时是妻子发来的女儿吃饭视频,他总说 “每个案件都牵着无数家庭的平安,多快一秒破案,就能少一分危险”。

上周暴雨夜,我送晚班传单到高速路口的服务区,撞见他对着警车车窗红着眼。黑色战术服的腰间别着勘查灯和手铐,口袋里露出半盒胃药,手机屏幕亮着妻子发来的视频:“女儿今天发烧到 39 度,哭着要找爸爸,你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视频里的女儿脸蛋通红,眼角挂着泪,嘴里念叨着 “爸爸抓坏人,快回来”。

而陆峥刚带着队员跨省追凶 3 天,嫌疑人刚在邻省落网,正押着警车返程。雨刷器不停摆动,模糊了车窗内外的夜色,他赶紧压低声音:“再等等,爸爸把坏人抓回去,录完口供就回家陪你”,挂了电话却对着车窗发呆 —— 右手揣在口袋里,攥着个没拆封的恐龙玩具,是女儿念叨了半个月的生日礼物,上次女儿生日,他在案发现场蹲守,这次发烧又缺席。后来才知道,他押解嫌疑人回局里后,通宵录完口供,清晨 5 点赶去医院,女儿已经睡着,床头放着张画:纸上是个穿警服的小人,旁边写着 “爸爸抓坏人,我不闹”。

帮警局送早班盒饭时,我见过他在茶水间偷偷吞胃药。铝箔包装纸被揉成小球扔在垃圾桶里,是刚吃的奥美拉唑,他捂着胃皱眉,额头上冒着冷汗 —— 昨晚为了盯监控找嫌疑人踪迹,只吃了半盒冷盒饭,胃溃疡又犯了。他怕队员看见影响士气,赶紧用战术服的袖子擦了擦汗,把药盒揣回口袋。

刚走出茶水间,就听见警局门口传来争吵声。一位中年妇女拍着接待室的桌子:“这案子都查半个月了,怎么还没结果?你们是不是不办事?我女儿的案子再破不了,我就去省厅举报!” 陆峥赶紧走过去,先给妇女递了瓶水:“大姐,您别激动,坐下来慢慢说。我们已经排查了 200 多个监控,走访了 50 多户居民,昨天还在案发现场发现了新线索,很快会有突破”,说着拿出案件进度表,逐页给妇女讲解,从监控排查到物证提取,每条进展都标得清清楚楚。等妇女情绪平复离开,他才发现自己的盒饭还放在茶水间,已经凉透了,只能咬着冷馒头,拿着勘查报告赶去法医室 —— 他说 “群众的期待是压力,也是动力,不能让他们失望”。

他的衣柜里,藏着件没拆封的蓝色亲子装,是去年计划带女儿去游乐园买的,标签还没撕;警服内袋里,永远装着女儿的小学接送卡,塑料卡片磨得发亮,却从没派上过用场 —— 妻子是社区医生,经常值夜班,他原本想帮忙接送,却总被突发案件耽搁。扫街时捡过他扔掉的外卖盒,上面用马克笔写着 “今日盯案 18 小时(喝了 6 杯咖啡)”“女儿的数学作业签字,让妻子代签”“给妻子买的护手霜,放在玄关柜上(别忘提醒她用)”。这种 “对案件执着到极致,对家人亏欠到心疼” 的坚持,曾让我蹲在长椅旁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 “刑侦队长” 当成战场,每一次勘查都是对真相的逼近,每一次缺席都是对家人的亏欠,那些看似坚毅的背后,藏着比警服更沉重的 “双重责任”。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警局的走廊柱子上打盹,梦里全是监控录像的回放声与女儿的笑声。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极了他笔记本上的案件疑点标注。

二、勘查箱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醒来时,胃部传来阵绞痛。我猛地坐起来,发现自己趴在陆峥的办公桌上,面前的卷宗还摊在 “连环杀人案受害者信息” 那页,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不停,是凌晨 4 点的紧急来电 —— 专案组的汇报 “城郊废弃工厂发现无名女尸,初步判断是连环杀人案续案,现场有与前几起一致的鞋印”,还有妻子的 3 个未接来电,附带女儿的语音:“爸爸,我梦到你抓坏人了,你什么时候回家陪我玩恐龙玩具呀?”

窗外天还没亮,警局的走廊里只有值班民警的脚步声,冷风从窗户缝里灌进来,冻得人发抖。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陆峥。

摸向胃部,昨晚盯监控的绞痛还在,像有把刀子在扎;右手攥着的笔没放好,笔尖在卷宗上洇出块墨渍,是凌晨记录疑点时不小心蹭的。办公桌的抽屉里,压着三份 “生存难题”:局里的 “案件督办表”,红色标注 “连环杀人案本周必须锁定嫌疑人,否则上报省厅,影响全队评级”;家庭的 “待办清单”,“女儿下周一年级家长会,妻子值夜班,需提前协调时间”“岳母生日,答应陪她吃饭,已推迟两次”;还有张 “健康警报” 便签,是医生写的 “胃溃疡需复查,建议减少熬夜,清淡饮食”,已经推迟了半个月。

我摸向警服内袋,里面藏着两样东西:女儿的全家福画,边角被反复折叠得发软;妻子写的便签,“记得吃早餐,别又空腹喝咖啡,胃会受不了”。手机银行 APP 显示,家里的存款刚够女儿的课外班费,而玄关的行李箱还装着战术服和勘查工具 —— 随时准备跨省追凶。今天必须在案发现场找到突破,不然更多独居女性可能受害,可女儿的家长会,又要错过了。

凌晨 4 点半,我抓起勘查箱往楼下跑。刚到警局门口,就看见队员小王已经在警车旁等了:“陆队,法医室的人已经去现场了,我们赶紧走吧”。我点点头,钻进警车,胃又开始疼,赶紧摸出胃药吞了两粒 —— 没时间吃早餐,只能先靠药顶着。

早上 5 点,我们准时到达案发现场。城郊废弃工厂的门口拉着黄色警戒线,外围站着几个村民,受害者家属在哭,声音撕心裂肺。我赶紧穿上勘查服,蹲在地上查看尸体:“小王,提取死者指甲里的残留物,送法医室加急做 DNA 比对”“小李,排查工厂周边 3 公里内的监控,重点查案发前 2 小时的可疑车辆,尤其是开着白色面包车的”。

雨水打在勘查箱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我却没顾上撑伞,眼睛死死盯着尸体旁的地面 —— 突然,我发现枚 42 码的军工靴鞋印,与前几起案件现场的鞋印完全吻合!“找到了!” 我激动得声音都在抖,赶紧让队员拍照固定,“这是关键线索,嫌疑人肯定有过军旅经历,重点排查辖区内有前科的退伍人员”。

上午 10 点,案情分析会在警局会议室召开。我指着鞋印照片和 DNA 比对结果:“死者指甲里的残留物,与 3 年前盗窃案嫌疑人的 DNA 吻合,这个人叫张强,有过 5 年军旅经历,因盗窃入狱 3 年,去年刚出狱,户籍地在邻省的清县”。队员们立刻分头行动,有的查张强的社交关系,有的联系清县警方协助调查,我却只能啃冷掉的包子 —— 胃又开始疼,只能再吞粒胃药。

中午 12 点,我刚想给女儿回电话,法医室突然发来消息:“陆队,张强在清县有个落脚点,是个出租屋,我们的人已经去蹲守了,你们赶紧过来支援!” 我心里一紧,赶紧收起手机,对着队员喊:“收拾东西,我们去清县,跨省追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