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一城千面:我的无限穿越录> 江城穿越之招生文件里的公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江城穿越之招生文件里的公平(2 / 2)

校长们看着数据,没再反驳,研讨会顺利结束。我刚想喝口水,手机又响了,是表哥发来的消息:“我在你办公室楼下,你下来一趟,就几分钟,我把东西给你就走”。我心里一紧,只能回复 “表哥,我正在忙,招生政策不允许私下打招呼,你别跑一趟了,东西你拿回去,不然我真的要生气了”。发送成功后,我叹了口气 —— 从小到大的表哥,第一次因为这事红脸,心里很不是滋味。

下午审核入学材料时,我发现有份材料存在疑点:某家长提交的房产证明,地址与学区地图标注不符,社区公章也很模糊。我赶紧联系社区核实,社区工作人员说 “这份证明不是我们开的,公章是伪造的”。家长赶来后,一进门就哭了:“主任,我家孩子就想进这所小学,离我上班的地方近,不然每天要送孩子跑 10 公里,我实在没办法才伪造的,我知道错了,你别让孩子没学上啊”。

我心里发酸,能理解她的难处,却不能破例:“您的难处我理解,但伪造材料违反政策,一旦开了先例,对其他家长不公平,这是对教育公平的破坏。这样,我帮您查下,您上班附近的星光小学还有空额,我帮您协调申请调剂,星光小学的教学质量也很好,您看行不行?” 家长点点头,眼里满是感激。

下班后,我留在单位帮这位家长整理调剂材料,直到晚上 7 点,才让她带着希望离开。这时我才想起,今晚是女儿的家长会,已经错过了。我赶紧给妻子打电话,妻子说 “我已经帮你去过了,女儿有点委屈,说你又加班”。我心里像被针扎,让妻子拍现场视频给我,在回家的路上反复看,视频里女儿坐在座位上,眼神里满是期待,却没等到爸爸的出现。

晚上 8 点,我终于到家。女儿趴在书桌上写作业,看见我回来,没像往常一样扑过来,只是小声说 “爸爸回来了”。妻子走过来,抱怨道:“女儿今天问,‘爸爸是招生办主任,为什么不能帮我进重点初中?别的同学家长都能帮孩子找关系’,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坐在女儿旁边,摸着她的头:“宝贝,不是爸爸不帮你,爸爸的权力是用来帮更多孩子公平入学的,不能用来谋私。如果你想进重点初中,爸爸相信你能靠自己的努力考上,这样才更光荣,对不对?” 女儿抬起头,眼里含着泪,却还是点了点头。

这时手机弹出副局长的消息:“今天你提出的特殊困难家庭绿色通道,局里同意了,后续要跟进好,确保每个困难家庭的孩子都能顺利入学”,还有那位被调剂家长发来的消息:“主任,谢谢您,星光小学已经同意接收我家孩子了,太感谢您了,您真是个好官”。我看着消息,心里暖烘烘的 —— 所有的坚持都值得,至少守住了公平,也帮了真正需要的人。

深夜 11 点,我还在整理特殊困难家庭的入学材料,突然听见邻居在走廊议论:“高主任肯定收了不少好处,不然怎么能当主任?”“听说他连亲戚的忙都不帮,太冷血了,一点人情都不讲”。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心上,我攥着手里的钢笔,指节发白 —— 我拒绝了所有礼品礼金,帮了 15 个特殊困难家庭,却还是被误解。

这时女儿悄悄走进来,递给我张纸条:“爸爸,我知道你是为了公平,我会自己努力考重点高中的,你别太累了”。我摸着纸条,眼泪差点掉下来 —— 至少家人懂我,再难也值得。

凌晨 1 点,我终于躺在床上,却不敢睡得太沉 —— 明天要公示学区划分方案,怕有家长不理解引发争议。手机弹出办事大厅的值班消息:“今晚有家长在大厅外徘徊,说想再咨询入学政策,情绪有点激动”。我赶紧起身赶去单位,发现是白天那位拄拐杖的老人,手里拿着补全的材料:“主任,我怕明天人多,提前来交材料,麻烦你了,这么晚还叫你过来”。

我帮老人登记好材料,送他到门口,老人握着我的手说:“你是个好官,为我们老百姓着想,我孙子能遇到你这样的主任,是福气”。我看着老人的背影,突然明白:招生办主任的权力,不是用来谋私的工具,是帮孩子圆入学梦的责任;那些坚守的规则,不是冰冷的壁垒,是守护教育公平的铠甲。

三、政策文件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绿茶味。我摸向颈椎,没有熬夜的酸痛,只有传单边缘割出的细小伤口。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教育局的群消息:“高建明主任火了!有人拍了他帮特殊困难家庭协调入学、拒绝托关系的视频,现在网上都在夸他‘最公正的招生办主任’,局里给他记了三等功,还推广了他的‘特殊困难家庭绿色通道’!”

跑到教育局办事大厅,看见高建明穿着挺括的深灰色西装,胸前别着 “三等功” 的徽章,正在给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培训:“招生工作要守住公平底线,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才是我们的初心”。他的妻子和女儿也来了,女儿抱着个奖杯,笑着说 “爸爸,你真棒,老师都夸你是公平的守护者”。

之前被调剂的家长、拄拐杖的老人也来了,家长手里拎着袋水果:“主任,谢谢你帮我家孩子找到学校,这是我自己种的水果,你一定要收下”;老人拿着张孙子的成绩单:“主任,我孙子在学校考了第一名,特意让我来谢谢你”。表哥也来了,不好意思地说 “建明,之前是我不懂事,不该让你违反政策,你做得对,我支持你”。

分管副局长走过来,手里拿着个荣誉证书:“高建明,这是‘教育公平守护者’证书,你实至名归!局里决定,让你牵头负责全市的招生公平监督工作,继续发挥你的优势”。高建明接过证书,笑着说 “谢谢领导,也谢谢大家,是大家的支持,我才能做好这些事,我会继续守住公平底线,不让一个孩子因困难失学”。

“小伙子,发传单呢?” 高建明看见我,笑着挥挥手。他的指尖不再沾着墨水,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眼神里满是自信与从容。“我们正在完善特殊困难家庭入学政策,” 他指着墙上的新文件,“以后会简化流程,让困难家庭的孩子不用跑冤枉路,就能顺利入学”。

风卷着传单的边角,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大厅里的笑声。我咬了口热乎的包子,突然明白高建明政策文件里的秘密 —— 那些拒绝的托关系请求、熬夜改的草案、帮家长列的材料清单,不是 “多余的辛苦”,是他把对教育公平的坚守,融进了每一份文件里,把对孩子的责任,藏在了每一次耐心解答中。就像那杯泡着绿茶的保温杯,看似普通,却藏着他对工作的热爱;就像女儿的纸条,看似微小,却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力量。

明天我还要来给高建明送传单,他昨天说 “想在办事大厅设个‘招生咨询角’,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帮家长解答政策疑问,处理特殊诉求”。顺便问问他,女儿有没有原谅他之前错过家长会,我也想听听,那个理解爸爸坚守的孩子,说起爸爸时的笑声到底有多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